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

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

ID:15509524

大小:3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3

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_第1页
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_第2页
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_第3页
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_第4页
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清末至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变迁  为了深化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建立更科学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本研究使用历史追溯法,疏理百年来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状况,理性地分析历史和当今体育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积极因素和进步之处,在不断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为重新建构我国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提供良好的经验,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教学模式发展中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促使我国体育教学模式不断变革。  一、清末时期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军国民教育是“兵式体操”的思想基础  《癸卯学制》是清末时期洋务派效仿日本学制的产物,受日本军国民思想的影响,《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操课。190

2、6年,清政府学部拟订了五条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其中,“尚公、尚武、尚实”是“中国民众之最最缺,而亟宜针砭以图振起”。清政府学部在《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表明:所谓尚武者何也?东西各国,全国皆兵:自元首之子以至庶人,皆有当兵之义务……。实由全国学校隐寓于军律,童稚之时已养成刚健耐苦之质也……。由此可见,从《癸卯学制》开始,我国的普通学校具有明显的军国民教育思想。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兵式体操”体育教学模式。  (二)“兵式体操”的实施状况  史学研究者认为中国体育教学诞生的时间应从《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颁布时的1903年算

3、起。其实,从1840年起,就有洋务运动者、维新运动者主张向西方学习,办报刊和组织学会活动,宣传新思想,开办新式学堂。有些官员还开办了公立学堂,如1895年,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开办了天津西学学堂;1897年,盛宣怀又在上海开办了南洋学公,这是一个大、中、小学俱全的学校;1898年,总理衙门筹办京师大学堂,下设高等小学和中学;1901年,杭州府设立了杭州府中学堂。在这些设立的学堂中,有些早已开设了体操课。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明令把体操列为学堂课程。此时,在湖北和广东的美、英教会学堂中也开设了体操课程。因此,清政府下令广泛设立学堂,制订《癸卯学制》,实行教育改革和

4、开设体育课,此时的体操课虽然已经是教育的形式之一,但是由于缺乏受过专门训练的体育教师和系统的教学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所以体育教育难以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二、民国时期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军国民教育阻碍了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  民国时期,体育教学基本上沿袭了清末的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的教学模式。这种沿袭与国内外形势及民国初期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有很大关系。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大规模的爱国主义运动开展起来,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界人士纷纷提出:“加强军国民教育,加强军

5、事训练,加强体育教育,实行全民皆兵,以挽救国家危亡。”在这个时期,中国民众的军国民教育思想达到了高潮。这一时期有两份文稿体现了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体育教育模式的影响。蔡元培发表的《对教育方针之我见》一文,表达了他在那个时期的教育思想,他将教育分为五个方面:“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将体育列入了军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现全民皆兵。他认为,体育具有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虽然他认识到军国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由于中国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仍然需要采取军国民教

6、育。1915年,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全国教育联合会”发表了《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的决议,这个决议提出了十条:小学生宜注重作战游戏;各学校应添中国旧有武技;师范学校及各中等学校之体操学科内,宜于最后学年加授军事学大要;中等以上学校之兵式操,宜于最后学年实行射击;中等到以上学校体操应取严格锻炼主义;各学校须注意学生体格检查;各学校应养成粗衣淡食之习惯,施行耐寒耐暑之操作,并奖励海水和冷水浴;各学校宜设体育会;各学校宜由教职员率同学厉行各种运动游技;各学校应表彰历代武士之遗像,随时讲述其功绩。  这些军国民教育的内容及有关规定,反映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国民

7、教育思想在中国民众中达到了高潮,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民政府把军国民作为军事训练的代名词,影响了体育教育和教学模式的发展。  (二)废除了“兵式体操”,建立了“三段式”教学模式  辛亥革命后,封建教育和军国民教育思想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资产阶级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一批从美国留学回国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1919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1921-1923年间,美国学者孟禄、推士、麦柯尔等人先后来华讲学,这些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比较适合当时我国的国情,在我国的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21年,在《第七届全国教育联合会》会

8、议上,有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