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

ID:1579323

大小:2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2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_第1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_第2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_第3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_第4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作者:青蓝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0《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一作者:青蓝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学会本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

2、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在读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2、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资料,配套光盘教学时间:二时教学设计:第一时时目标:学习本生字新词。初读,初步理解内容。教学过程: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1、启发猜想:出示题,学生围绕题质疑。2、导入:这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

3、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吧!3、初读,理清脉络:(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脉。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读第三段(11自然段)(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3、激起悬念。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

4、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我们继续读,解决这些问题。三、指导写字1、出示本生字,学生再次认读。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第二时时目标:学习,凭借对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1、出示词语,

5、学生认读。2、请学生简要说说的主要内容。3、回顾上节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二、读入境,探究自悟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2、学生结合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3、教师组织堂讨论:联系前后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1)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

6、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4、练习分角色朗读。(1)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启发小结。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评)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1、师:读了这篇,你对中的哪个人物印

7、象最深?2、学生整体默读全,从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3、指名谈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相关段落。4、后研究性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更多相关资料:搜索时,“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返回首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