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

ID:1579327

大小:2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2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_第1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_第2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_第3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_第4页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四作者:莺语流泉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18《放飞蜻蜓》教学设计作者:莺语流泉教材分析:本是一篇记事的,通过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通过人物具体明白的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引起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从中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并体会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捉蜻蜓”——“识蜻蜓”——“放飞蜻蜓”,这三部分环环紧扣,前后关联,形成

2、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本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字,通过角色朗读等形式,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从而激起对蜻蜓极其他动物植物的有关知识的求知欲,并领略老一辈教育家的风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学会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2、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准备:PPT1个,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二时教学过程:第一

3、时教学目标:扣题质疑,理清脉络,学习生字新词。一、揭示题:1、指读以下词语:放飞理想、放飞青春、放飞心情2、理解“放飞”:纵放出去,任其高飞。3、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放飞蜻蜓(板书题)读题4、读了题,你有什么想法?(蜻蜓的曾经不自由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要“放飞”?谁放飞?怎么放的?……)二、初读: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2、自读:A、一读注意编写小节,画出生字词语。B、二读联系上下或者查字典,理解中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可以四人小组讨论。、三读注意把每个词语句子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本的大意。3、读后交流:A、读准字音:蜻蜓陶行知慈爱抚摸孑

4、孓复杂B、理解:慈爱:慈祥。孑孓:蚊子的幼虫。口吻:口气。D、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4、再读,按照以上“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的顺序给分段。、分小节指名朗读,涉机纠正读音。三、学习生字:1、学生带读生字,注意“抢、蝇”后鼻音。2、分组互相学习生字,识记字形。3、交流,辨析:抢——枪蝇——绳纹——蚊钩——构饿——我夏——复4、指导书写、描红习字四、布置作业:1、完成《习字册》。2、读。第二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读入境,探究自悟,从中得到启迪。一、复习导入:1、检查本字词的掌握情况。2、介绍陶行知其人。二、读入境,探究自悟:第一段:1、指名读2、是一个孩子在

5、捉蜻蜓吗?第三段:1、指名读2、这群孩子捉了几只蜻蜓?3、这只蜻蜓当时在谁的手里?4、只是翠贞一个孩子同意放飞蜻蜓吗?“纷纷”一词可以看出,是所有的孩子都同意放飞蜻蜓。、个别读孩子们的话。这里有两个“放了它”,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快快放飞蜻蜓,迫不及待地放飞蜻蜓的心情。)读出这种心情!重点段:1、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它放掉呢?(在题下的“放飞”二字下加着重记号!)2、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有关蜻蜓的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二到十小节多读几遍,想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

6、蜓的事情后,你会很自觉自愿地将捉到的蜻蜓放飞掉吗?说说原因。(要找出中有关能说清楚自己乐意放飞蜻蜓的理由。)3、指导学生堂讨论,引领他们自己思考、同桌商量、四人组讨论,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4、堂讨论:为什么你也同意放飞蜻蜓?A、从蜻蜓本身讲:它是益虫,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是一种有趣的昆虫,尾巴可以掌握方向,保持平衡,饿极时自己吃自己的尾巴,而且眼睛大,看得清四面八方……B、从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讲:与孩子说话态度和蔼可亲,不摆架子,方法巧妙。(1)“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涉机理解“慈爱”,体会陶行知先生热爱孩子。(2)谈话

7、不是指责,而是问翠贞蜻蜓吃什么入手。(3)从孩子“七嘴八舌抢着说”看出孩子和陶行知先生是朋友——涉机理解什么情况是“七嘴八舌抢着说”,可以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抢着说“吃草”、“吃树页”、“吃泥土”的样子。(4)陶行知“拉着孩子坐在田埂上”。表扬翠贞说得对……()陶行知先生用商量的口吻问大家:“把它放了好不好?”——涉机理解什么是“口吻”?,表演以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陶行知先生知识丰富,说的是孩子们都不知道的新道理,新知识,所以孩子觉得新鲜有趣。、这样一个知识丰富,和蔼可亲的先生,讲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所以答应把蜻蜓放飞。我们练习一下谈们的对话,注

8、意把握人物的特征。6、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