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

ID:1580265

大小:40.5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7-11-12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_第1页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_第2页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_第3页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_第4页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游褒禅山记》必修一 湖南省益阳市第二中学 罗小军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

2、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教学过程】第一时〖教学要点〗  作者和简介,串讲第1、2两段。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言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记》(板书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水之美

3、,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的中心。    (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二、简介作者及  1、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学家。字介甫,号半。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在于兼并。要求对宋初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但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

4、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移后讲)  2、王安石的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集》本,一是《王公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公。  3、这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

5、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实际上是以游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  4、据安徽含中学王汉俊《今日褒禅》(载《中学语教学》 1981年)所述,摘要如下:    褒禅在今安徽省含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革”前寺院(即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腰还有大小二塔

6、。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三、讲解的主旨  1、学生齐读全。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 无物以相之(xiàng)长乐王回深父(fǔ)何可胜道也哉(shēng)  2、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概括全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

7、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主旨的概括。  3、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是“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4、“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

8、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