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

ID:16086853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7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_第1页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_第2页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_第3页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_第4页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2)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与观点,以及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搜集和展示资料数据,能比较建国

2、初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等各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或出现的挫折及其原因;(2)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探索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从中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3)利用历史图片进行直观教学,体会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啊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终将不断前进。(2)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3、3)培养学生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学难点: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100

4、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80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历史的真相。[板书]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7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问题情境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教材)给大家读一段资料: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

5、公斤,钢0.29公斤。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问题情境2】从材料中,大家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形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经济形势呢?【生】......【师总结】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严峻。这是由于:第一,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第二是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第三是长期战争的严重破坏。【教师讲解】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采取了没

6、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着手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仅仅经过三年的时间,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的恢复以较短的时间,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使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为进入一个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有利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能力得到了初步检验。【板书】(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原因: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②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③战争的严重破坏。(2)措施

7、: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3)意义:经过3年努力,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过渡】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不仅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残缺不全。毛泽东有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再如,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

8、人均)中国美国印度钢产量2.37公斤538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为此,中国人民自然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执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大步骤,它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年):【思考】国家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要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是什么?7(1)、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