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ID:16369064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东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推荐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邱鸿钟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主审黄小玲主编邱鸿钟副主编许国彬粱瑞琼黄建榕编委(按章节顺序排列)邱鸿钟钟向阳陈南生许国彬周巍伟章明明周美玲植秀聪韩娟美钟立新陈晶张小远陈瑜严金海粱瑞琼黄建榕林文岳吴雅文杨蕴陈汉东赵崇莲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大学生心理卫生/邱鸿钟主编—2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ISBN7-5361-2062Ⅰ大…Ⅱ邱…Ⅲ大学生-心理卫生

2、ⅣR3956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7)第12993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印刷厂印刷850mm×1168mm32开本14625印张367千字1997年8月第1版2000年8月第2版2000年8月第2次印刷12000~17000册定价:1800元6第3版序言存在决定意识。人的心理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折射。本书从1997年第1版,2000第2版,到现在必须作新的修改了,这不仅是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剧烈变革引发了不少新的社会心理问题,而且也因为教育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3、教育的定位有了新的认识。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建设,立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是:“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

4、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教育部文件教社政[2001]1号)根据上述认识,第3版作了如下较大的修改:一是为了更加鲜明地表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多数健康的学生,而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发展性心理问题,所以在写作上更加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自我成长的思想,将教师需要掌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章节删去了,而增加了方便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内容;二是在内容上更具有时代性,及时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新增加了“环境适应”、“网络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择业心理”6

5、等章节;三是考虑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历程和教育的难易程度,对全书章节先后次序上作了一些调整;考虑到“心理卫生”一词容易被人误解为纯医学化的活动,故将本书更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坚持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人格的健全与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和统合。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对一些心理调节技巧的学习,而应该是全面和系统的了解青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习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增进同学友谊,如何处理人

6、际关系,如何对待挫折,如何理解人生意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应该仅仅是课堂教学,还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只有通过个体的实践过程,知行结合,书本上的心理健康知识才能内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也才能帮助个体真正矫正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因此,第3版增加了更加适合团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以便师生互动和组织训练。大学心理卫生工作如果能从个体、团体和环境三个方面着眼,将更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

7、的效果,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的形成,而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心理氛围将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了青年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它的目的既是教育预防性的,也是辅导和治疗性的。这是一个开放性和正在发展性的学科,尽管参加第一版写作的一些同仁已经更换了工作岗位,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为这个事业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在此,我对为大学生卫生事业和本书付出了辛勤劳动,团结合作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

8、谢!邱鸿钟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第二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第三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第四节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第二章大学生生活的心理适应第一节大学生生活的特点与心理适应第二节适应不良的及其原因第三节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第三章大学生的心身问题第一节大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第二节心身相互作用的理论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心身问题第四节大学生心身问题的调适第四章大学生的需要与动机第一节大学生心理需要的特点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动机的特点第三节挫折心理及其调适第五章大学生的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