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

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

ID:16691654

大小:977.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8-24

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_第1页
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_第2页
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_第3页
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_第4页
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源性细菌 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章动物源性细菌1动物源性细菌: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细菌。2人畜共患病::一种细菌同时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3重要的致病性动物源性细菌:布鲁菌、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概述布鲁斯菌属共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布鲁菌病,其次为牛布鲁菌病。第一节布鲁菌属一、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G-小球杆菌或短杆菌培养特性需氧菌,营养要求较高抗原结构与物质M抗原和A抗原,均为LPS,在不同的布鲁斯菌中含量不同。抵抗力较强: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肉和乳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与侵袭性酶2.感染途径人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

2、分泌物或接触被污染的畜产品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人类——波浪热1~6周的潜伏期胞内寄生菌反复形成菌血症及内毒素血症发热呈波浪型慢性病变:肝脾肿大家畜——母畜流产3.所致疾病二、致病性与免疫性4.免疫性以细胞免疫为主有菌免疫无菌免疫Ⅳ型超敏反应(免疫保护及病理损害)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玻片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布鲁斯菌素皮肤试验用来诊断慢性布鲁斯菌病或是否感染过布鲁斯菌。标本血液、骨髓、尿、乳汁及关节渗出液等分离培养与鉴定双相肝浸液培养基血清学检测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控制和消灭家畜布鲁菌病切断传播途径免疫接种——减毒活疫苗抗生

3、素治疗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利福平与强力霉素联合(WHO)神经系统受累者:四环素合用链霉素。慢性期患者:除上述病原治疗外,尚需进行脱敏和对症治疗。四、防治原则一类G-小杆菌,有13个种和亚种,对人致病主要有:鼠疫耶尔森菌——鼠疫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亚种——小肠炎、结肠炎、败血症等假结核耶尔森菌假结核亚种——胃肠炎、肠系膜淋巴肉芽肿第二节耶尔森菌属1.形态与染色G-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可呈多形性2.培养特性浑浊沉淀菌膜(呈“钟乳石”状下沉)27~30℃3.抵抗力较弱24h48h一、生物学性状鼠疫耶尔森菌4种主要抗原:F1抗原V/W抗原外膜抗原T抗

4、原4.抗原结构一、生物学性状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世界性大流行。1989-1998年世界各地报告鼠疫病例共5440余例,死亡681人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1.F1抗原:荚膜,抗吞噬2.V/W抗原:V抗原可溶性抗原,W抗原菌体脂蛋白,抗吞噬,与毒力有关.3.外膜蛋白4.鼠毒素5.内毒素等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病在人群发病前,先有鼠类的发病和流行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腺鼠疫引起鼠疫,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染源:鼠、病人途径:鼠蚤、人蚤、呼吸道鼠-蚤-人人-人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在专用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不同症状或体征,可采取淋巴结穿刺液、痰、

5、血液、咽喉分泌物等。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免疫荧光试验可用于快速诊断。分离培养接种于血琼脂平板等,涂片染色镜检、免疫荧光染色、生化试验方法等进一步鉴定。ELISA等方法检测抗体滴或抗原。核酸检测。三、微生物学检查法预防灭鼠、灭蚤;尽快隔离患者,阻断人间鼠疫进一步流行;与患者接触者可口服磺胺嘧啶;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腺鼠疫常用链霉素加磺胺类药物;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常用链霉素或阿米卡星加四环素治疗。四、防治原则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亚种第二节耶尔森菌属革兰阴性球杆菌,无芽胞、无荚膜。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耐低温

6、,在4℃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0~28℃,最适pH7.6。根据菌体O抗原可将本菌分为50多种血清型,但仅几种血清型与致病有关,且致病型别各地区也不同。我国主要为O:9、O:8、O:5和O:3等。此外有毒力菌株大都具有V和W抗原、外毒素蛋白等。一、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耐热肠毒素所致疾病:小肠、结肠炎结节性红斑与关节炎(自身免疫病)败血症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本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常呈自限性,不需要做特殊治疗。但对于肠道外感染包括败血症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常采用广谱的头孢菌素与氨基甙类联用,取得较好的疗效。三、微生物学检查法三、假结核耶尔森菌 假结核亚种第二节耶尔森菌属本

7、菌为革兰阴性,无荚膜、无芽胞。生化反应与鼠疫耶尔森菌相似,根据菌体O抗原将细菌分为6个血清型,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是O1血清型。一、生物学性状患病动物易形成多发性粟粒状结核结节引起的疾病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相似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肉芽肿回肠末端炎也可发生结节性红斑等自身免疫病二、致病性与免疫性需氧,有芽胞,革兰阳性大杆菌多数为非致病菌(枯草杆菌等)少数为致病菌炭疽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第三节芽胞杆菌属致病菌中最大的G+粗大杆菌,两端截平,无鞭毛;新鲜标本培养后形成竹节样排列的长链。有氧条件和适宜温度下易形成椭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宽度小于菌体,有毒株可形成荚膜。

8、一、生物学性状一、炭疽芽胞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