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

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

ID:19512872

大小:1.8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0-03

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_第1页
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_第2页
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_第3页
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_第4页
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源性细菌 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物源性细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动物源以动物为传染源人畜(兽)共患病动物源性疾病(zoonosis)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传染病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物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主要有布氏菌、炭疽芽孢杆菌和鼠疫耶氏菌等。动物源性细菌布鲁菌属Brucella引起人类、家畜和其它动物布鲁菌病分6个生物种羊布鲁菌B.melitensis牛布鲁菌B.abortus猪布鲁菌B.suis鼠布鲁菌B.meotomae绵羊布鲁菌B.ovis犬布鲁菌B.canis生物学性状革兰阴性小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胞,光滑型菌株有微荚膜专性需氧双相肝浸液培养基-37℃,48h可长出微小、透明、无色的光滑菌

2、落。分解尿素和产生H2S抗原构造与分型含有二种抗原物质:M(melitensis)抗原(羊布鲁斯菌菌体抗原);A(abortus)抗原(牛布鲁斯菌菌体抗原)。羊布鲁斯菌M:A是20:1;牛布鲁斯菌M:A是1:20;猪布鲁斯菌M:A是1:2。流行环节易感者人和动物传染源牛、羊、猪是本菌的主要自然宿主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致病性致病物质内毒素、透明质酸酶、荚膜所致疾病母畜流产赤藓醇--胎盘、绒毛膜含量高波浪热Undulantfever体温逐日上升,达到高热程度后,持续若干时日,再逐渐降至正常,经过数日后又重发作,如此互相交替分泌物、乳品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皮肤及眼结膜人

3、菌血症1-6W潜伏期(70%)发热、出汗、关节痛和全身乏力内毒素进入肝、脾、骨髓(发热消退)繁殖入血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波浪热微生物学检查法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清学试验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球蛋白试验IgA不完全抗体干扰试验皮肤试验布鲁菌素(brucellin)试验防治原则严格管理病畜,消灭动物感染预防接种家蓄易感人群牧区、屠宰场工作人员急性期抗生素治疗四环素、青霉素芽胞杆菌属Bacillus一大群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阳性大杆菌炭疽芽胞杆菌炭疽病枯草芽胞杆菌败血症及虹膜炎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anthracis形态与染色1.0~1.2μm×3

4、.0~5.0μm革兰染色阳性杆状,两端平切,竹节状菌体中央椭圆形芽胞,不膨出炭疽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培养特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典型菌落为R型——卷发样菌落串珠试验(+),在含微量青霉素培养基上,发生形态变异,为大而均匀圆球形,呈串珠状(以区别其它芽胞杆菌)抗原构造荚膜多肽抗原菌体多糖抗原芽胞抗原炭疽毒素复合物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水肿因子抵抗力繁殖体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同芽胞抵抗力强致病物质荚膜炭疽毒素Anthraxtoxin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血液呈高凝状态、引起休克、DIC、死亡侵入门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败血

5、症炭疽性脑膜炎多所致疾病免疫性感染炭疽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G+竹节状大杆菌,有荚膜分离培养与鉴定—卷发样菌落,串珠试验阳性等炭疽抗原检查炭疽芽孢杆菌与其它需氧芽孢杆菌的区别性状炭疽芽孢杆菌其它需氧芽孢杆菌荚膜+-动力-+血平板不溶血或微溶血为迅速而明显溶血NaHCO3粘液性菌落(有毒株)粗糙性菌落青霉素串珠试验+-噬菌体裂解试验+-动物致病力试验+-防治原则控制动物炭疽炭疽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长期被用作生物武器,提高生物防护措施治疗首选青霉素对可疑炭疽动物要立即隔离及严禁宰杀食用,也不能在无防护条件下现场剖检取材,确诊后焚烧或深埋在2米以

6、下。蜡样芽胞杆菌生物性状革兰阳性大杆菌,两端钝圆周鞭毛,无荚膜,形成芽胞需氧或兼性厌氧致病食物中毒腹泻型食物中毒呕吐型食物中毒耶尔森菌属Yersinia革兰阴性小杆菌包括11个菌种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pestis生物学性状革兰阴性短粗杆菌,两极浓染,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培养特性普通培养基生长缓慢24-48h细小、透明、圆形中央而致密,边缘薄而不整R型菌落“破草帽”液体培养基混浊24h沉淀48h菌膜下沉“钟乳石”状(具有鉴别意义)抗原构造F1抗原V/W抗原pH6抗原外膜抗原T抗原(毒素抗原)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

7、弱自然环境在痰液中能存活36天,在蚤粪、土壤中能存活1年左右致病性贮存宿主啮齿类动物(野鼠、家鼠、黄鼠)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传播方式鼠一蚤一人致病鼠疫腺型   败血症型   肺型有"黑死病"之称。免疫性感染后能获得牢固持久免疫力再次感染罕见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清学试验检测核酸防治原则灭鼠灭蚤,消灭疫源、切断传播途径鼠疫菌苗预防接种早期足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