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

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

ID:17053153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7

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_第1页
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_第2页
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维诗歌的意象美学研究唐朝是我国诗歌的繁盛时期,期间涌现出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伟大诗人,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其中王维也是堪与他们媲美的诗人,被誉为“诗佛”。王维一生留下了400多首诗歌,其中又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于世,他与同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鉴于王维在山水田园诗作上的伟大成就,一直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在这些优美的山水田园诗作中,诗人呈现出了风格奇特的意象,而在诸多意象当中又以“山”和“水”最为称道。本文主要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的“山”“水”意象来探讨其诗歌的美学价值。一、王维简介王

2、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今山西祁县)。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人物,王维不仅能诗会画,而且颇通音乐和书法,可谓全能的大家。王维的诗歌创作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以张九龄公元738年被罢相为分水岭。公元738年之前,王维仕途顺利,可谓春风得意,因而内心充满政治热情,满怀抱负,也因此写下了大量奔放热烈的政治诗作和边塞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济世治国的胸怀,而且体现了盛唐时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但是随着唐朝官场的起伏,王维的仕途开始经历诸多坎坷,尤其40岁后,随着李林甫等权贵的上台执政,唐代官场逐渐

3、走向腐败,唐朝的盛世也逐步走向衰落,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政治热情,王维开始逐步走上一条回避现实、追求闲适的生活道路,其间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歌。二、王维诗歌“山”意象之美王维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山。在王维有关山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四季轮回的次序来体味“山”之意象美。春天里的山景在王维诗作中出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当然这些诗作并不是纯粹写景,而更多体现的是诗人的人生哲思。比如在其著名的小诗《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通过这首描写春山的小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伴随

4、着桂花的片片飘落,夜晚的山呈现出万籁俱寂的幽静美景,而且看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情。正是诗人对社会有了异样的看法,才有如此的气定神闲去凝视桂花的飘落,才会去对着月儿深思,才会留意山中的小鸟鸣叫。因此“山”之美实乃人的情思之美。同时这首小诗传达出以动衬静的美学效果,花落、月出、鸟鸣等微妙的动作反衬出春山夜景奇特的静谧效果,同时又不失生机与动态之美,可谓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王维对于夏天的山景描写得更是令人神往。在王维隐居蓝田的初期,写下了一首《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5、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诗人沿着青溪踏入黄花川,路途虽然不是太遥远,但随着溪水的蜿蜒流动,却看到了处处不同且魅力无穷的夏天山景。此诗中山之美是与溪水之美融合在一起的,可谓传统的山水画意。在青山的映衬之下,菱荇的浮动摇曳,尽显动静之美。这些朴素的青山绿水在诗人内心都是美的享受,可见诗人告别仕途走向乡野之后的愉悦轻松之情。秋天向来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大好时节。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王维自然不会错过,他把自己的心绪和秋天的时令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幅幅色彩斑

6、斓的景象。在其五言律诗《山居秋暝》中如是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tal,wh

7、ennightcame短短几十个字,却描绘出一幅声色兼具的优美画卷。诗歌既描写了秋雨过后山间的空寂和凉爽,又描写了明月洒向山间松林产生的寂静,同时也呈现出山泉在秋色的普照下击打石块的流淌之声,显得无比幽静淳美。这也表达了诗人决意离开浑浊不清的官场,而要走向山林与清泉、松林、明月为伴的内心诉求。冬天是一个肃杀的季节,万物似乎处在一种沉睡的状态。但王维却从禅意的角度描写了冬天山景的别样美以及诗人内心回归山林的意识。在诗人仕途频遇阻碍之时,开始走向亦官亦隐的生活,写下了诗作《赠从弟司库员外嫁》:“少年识事浅,强学干名利;徒闻

8、跃马年,苦无出入智。即事岂徒言,累官非不试;既寡遂性欢,恐招负时累。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皓然出东林,发我遗世意。惠连素清赏,夙语尘外事;欲缓携手期,流年一何驶!”从诗的起始部分就可以明显感到诗人的郁闷之情,而对于山景的描写从第五句开始,诗人笔锋一转,转而描绘出一幅清新高渺、晶莹剔透的画面,压抑沉重的氛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