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

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

ID:17139421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28

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_第1页
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_第2页
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第六章热液矿床各论第二节产于岩体内或附近围岩中的岩浆热液矿床一、概述1、概念:由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出的气水溶液,在侵入体内部及附近围岩的有利构造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的方式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热液矿床。2、工业意义:岩浆热液矿床类型众多,包括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W、Sn、Mo、Cu、Pb、Zn、Hg、Sb、As)、贵金属(Au、Ag)和重晶石、萤石、硫、水晶、菱镁矿等非金属矿产,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价值巨大。二、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概述1、岩浆热液的产生与运移在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压条件为600-300℃、8-4km),由于岩浆的演化,导致超临界

2、流体的分离,当冷却至临界点之下就变成热液。当内压大于外压时,它们就从岩浆房分出。由于大量挥发份的存在,提高了金属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金属离子在溶液中主要呈硫化物、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形式被搬运。2、岩浆热液的早期成矿作用在岩浆气液作用早期,由于F-、Cl-阴离子大量存在,溶液pH值低,多呈酸性、弱酸性。若围岩是非钙质岩石酸性岩浆岩或硅铝质岩石的情况下,当溶液分出后,未经长距离的搬运,即在酸性岩体的顶部或其上覆围岩中沉淀成矿。由于所在较深的环境下,降温缓慢,其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也不显著,酸性溶液不易被中和,因而有利于高温矿物的沉淀;蚀变是长石水解为粗一中粒的石英和白云母—典型的云英岩化

3、,伴随大量的W、Sn等矿物结晶、富集形成高温热液脉状矿床,即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3、岩浆热液的中期成矿作用即在中温(200~300℃)、中深(1~3km)的条件下,由于热液的温度降低,金属硫化物开始相对聚集,在向构造裂隙或减压部位运移过程中,特别是流经灰岩、泥灰岩和其它碳酸盐岩石时,溶液很快被中和,使原来酸性一弱酸性含矿溶液变为中性溶液,甚至呈弱硷性的,不能在酸性溶液中沉淀的硫化物开始沉淀;如矿液具有足够的温度和相当的活泼性,溶液和围岩则可发生交代作用,形成交代矿床。伴随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以及蛇纹石化,形成以硫化物、复硫盐类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它们虽然与

4、侵人体关系较密切,但在空间上仍有一定距离。4、晚期岩浆热液作用热液温度在200~50℃,成矿压力小于1×107Pa(0-0.5km),含矿溶液多变成弱酸性为主,某些金属则以碳酸盐形式从热液中沉淀出来,形成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矿床。此外,还可形成滑石、纤维蛇纹石石棉等非金属矿床。三、岩浆热液矿床的分类及主要类型矿床特征根据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可将岩浆热液矿床分为三类:(1)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300-600℃,成矿压力2×107-108Pa(1-4.5km)(浅成高温矿床成矿深度小于1km),如石英脉型钨、锡矿床;(2)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200-300℃,成矿压力1×107-

5、5×108Pa(0.5-2.5km±),如自然金-多金属矿床、铅锌矿床、一些非金属矿床(石棉、水晶、萤石矿床)、放射性铀矿床等;(3)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50-200℃,成矿压力小于1×107Pa(0-0.5km),如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矿床。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

6、etomissedfatal,whennightcame3第六章 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一)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成因和空间上与云英岩化蚀变围岩有关的矿床称为云英岩型矿床。含钨、锡石英脉矿床是最主要的云英岩型矿床,也是钨矿的最主要矿床类型。此类矿床以产钨为主,伴生锡、钼,可综合利用,有些还伴有铍、铜、铅、锌等。我国钨矿极其丰富,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它们大多属于云英岩型矿床。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小型,少数规模很大,为重要的矿床类型,如钨矿的储量可以达到几-几十万吨。(1)矿床成因和空间上都和花岗岩类有关,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岩株状、岩枝状和钟状花岗岩体和成矿的关系更为密切。规模巨大的岩

7、基状花岗岩多为多期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的钨矿化都与晚期旋回的花岗岩有关。(2)含钨石英脉多分布于岩体顶部、边缘或距接触带不远的围岩中(<1.5km),围岩成分主要为轻微变质的砂岩、板岩、千枚岩等。(3)裂隙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4)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充填于剪切裂隙和张剪复合裂隙中,当这些裂隙和岩体的原生裂隙重迭时,往往扩大和加深了原生裂隙,含矿热液充填于这类裂隙时,可以形成形态规则、规模巨大的脉状矿体或矿脉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