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矿床总论总结

热液矿床总论总结

ID:28472744

大小:84.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热液矿床总论总结_第1页
热液矿床总论总结_第2页
热液矿床总论总结_第3页
热液矿床总论总结_第4页
热液矿床总论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液矿床总论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六章气水热液矿床概论一、气水热液及其性质(一)气水热液:存在于地下一定深度,处于较高温度(:>50°C)和压力的气态、液态以及超临界状态的稀薄流体。(二)气水热液的化学组成:载体成分——H20基本成分——阳离子:Na+、K+、Ca2、Mg2+、Sr2+、Ba2+、A13+、Si4...;阴离子:Cl-、F-、SO42-、CO32-成矿组分_各种成矿金属、非金属气体成分——H2S、C02、FC1...其他——Li、Rb、Cs、Br、I、Se、Te...(三)儿种组分的重要性质1、H20弱电解质:H20=H++0H-(1)水解:水对化合物的分解作用TiC14+

2、2H2O=TiO2+HCl(高温)⑵水合:将H20或[0H]-结合到矿物品格中CaSO4+2H2O=CaSO4-2H2O2、SH2S解离所以,气液矿床中,大量硫化物沉淀于中-低温阶段。当溶液为碱性时,H+浓度降低,宥利于硫化氢的分解,S2•的浓度增商有利于形成金属硫化物。因此,金属硫化物在中-碱性溶液中产生。氧化-还原环境对硫的价态的影响:还原增强-S2-[S2]2—S0-S4+-S6+->氧化增强.氧化环境中,生成硫酸盐;还原环境中,生成硫化物。3、02(1)地壳表层有少£102,溶于水成02-,氧的含ffl与深度有关,一般浅部氧含S高,向下减少。因此,一

3、般规律是:深部还原性增强,金属矿床深部以硫化物为主,浅部氧化性增强,以氧化物为主。当然,还与局部性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分布有关,如有机质富集体等。既有亲氧性,又有亲硫性的金属,即可以形成氧化物,也可以形成硫化物,取决于O和S作用的相对强弱。比如Fe,可以形成黄铁矿、白铁矿;也可以形成磁铁矿、赤铁矿等。Cu:既可以形成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等硫化物;也可以形成赤铜矿、黑锏矿等氧化物。4、CO2:碳酸的离解在300°C以下更容易.所以,碱性介质中有利于碳酸根的形成,从而宥利于形成碳酸盐矿物。因此,大量碳酸盐矿物在中低温碱性介质中产生。5、C1——最重要的矿化剂(M

4、eCln),它们在热液中的溶解度一般都比较大。(四)气水热液的物理性质1、气态、液态和超临界态这三个物理点与热液中溶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可以有比较大的变化。据Rodder资料:纯水临界点374°C10%NaCl470°C25%NaCl670°C在超临界条件下,从气体状态到液体状态的转变具宥连续性,水蒸气和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是随压力而改变的。在岛温条件下,H20的密度是物质在该相中溶解度的主要控制因素。二、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一)成矿流体来源1、岩浆水_岩浆中原始的水和与岩浆成分达到平衡的从围岩中汲取的水。花岗岩含水5—10%,基性岩含水1一5%。极端惜况,

5、花岗质岩浆可达25%。2、地下水(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顺着岩石中的各种裂隙向下渗透,在深部受热(热异常区),增大从岩石中萃取金属的能力,成为含矿流体,循环成矿。3、建造水(封存水):——与沉积物同时保存的盆地水,存在于沉积物颗粒的间隙中(孔隙水)。成岩后可以充填于裂隙中。4、海水:海底火山喷气成矿环境,海水渗入到岩石中,受到深部岩浆热的作用,升温萃取成矿物质,循环成矿。5、变质水: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着温压条件的升高,含水矿物释放出来的水,它与变质岩的矿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6、油田水:油田水也是一种建造水,由于它产生于富含有机质的环境,因此水中含宥丰富的宥机

6、质。有机质溶液一般具宥溶解成矿物质的能力,可以形成含矿流体。(二)成矿物质来源概略地说有5种来源:上地幔、下地壳(硅镁层来源)、上地壳(硅铝层来源)、地表(岩石风化、海水)、宇宙(陨石、宇宙尘)具体到一个矿床研究要区分:岩浆来源、岩浆岩来源(活化)、围岩地层来源(赋矿层)、赋矿层的上下层來源(通道上的岩石)(三)判别成矿物质来源的方法1、地球化学示踪法:冇关地质体的含矿性研宂、地球化学异常的研宂2、年代学方法3、稳定同位素方法4、地质方法三、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方式(一)成矿物质的运移1、简单卤化物——FeC122、易溶的络合物——NalAuC14J3、胶体

7、溶液——许多金属在胶体中的溶度比其在真溶液中大百万倍。但是高温下不稳定。4、矿物微粒(二)成矿物质沉淀1、温度降低2、压力降低3、pH值变化4、Eh值变化5、不同性质流体混合6、与围岩反应7、流体的沸腾四、气水热液矿床成矿方式(一)充填作用(filling):矿液沿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孔隙及裂隙运移,因物化条件改变,有用组分沉淀而成矿的方式。矿床特点:1.闱岩:多为Si-Al质岩类(火成岩、砂页岩、非碳酸盐质变质岩等);2.Oh:脉状,网脉状;矿体边界一般比较清楚。3.矿石:致密块状,或特有的梳状、晶族状、对称带状构造。4.矿石的成分:不随围岩的成分而明显改

8、变。5.蚀变:以脉体为中心,发育对称蚀变帯。(二)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