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矿床论文

热液矿床论文

ID:4456879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3

热液矿床论文_第1页
热液矿床论文_第2页
热液矿床论文_第3页
热液矿床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热液矿床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热液矿床中成矿热液的来源.运移及沉淀一、成矿热液的的来源:含矿热液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论,但根据多种数据和资料分析,大多数研究者已经接受含矿热液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1x岩浆成因热液:指在岩浆结晶过程中从岩浆中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最初是岩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岩浆热液中常含有NS、HCLHF、S02.CO、CO2、H2.2等挥发组分,故具有很强的形成金属络合物并使其迁移活动的能力。岩浆存在水有人多证据,如:快速冷却的火山岩水量一般为0.2%-5%,最高可达12%,岩浆中的大量含水硅酸盐矿物也是岩浆含水的最好证据。对热液矿床中矿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氢氧

2、同位素成分分析结果,也证明热液矿床形成的早期,确实有岩浆流体存在。2、变质成因热液:指岩石在进化变质作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水溶液。岩石遭受进化变质时,总伴随着矿物的脱水反应,而且脱水同变质的强度成正比。对某些热液矿床矿物中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成分的研究,也证明有的热液矿床主要是在变质水参与下形成的。变质成因热液也具有很强的溶解迁移金属络合物的能力。3、建造水:指沉积物沉积时含在沉积物中的水,因此又称封存水。这种水最初来自地表,与沉积物一起沉积,并与矿物颗粒密切接触,长期埋藏于地下,并与其周围的矿物发生反应,使其丧失了原有地表水的性质,形成了自

3、己独有的特征,并在氢氧同位素组成方面也与地表水不同。建造水广泛见于油田勘探过程中。很多资料数据表明,有的低温铅锌矿床主要与建造水构造的热液活动有关。4、大气水热液:包括雨水、潮水、海水、河水、冰川水和浅部地下水。大量的岩浆岩及其相关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在岩浆流体成矿系统中早期成矿以岩浆流体为主,但中晚期通常有不同比例的大气水的混入,即使是发育于斑岩体内外接触带的斑岩型铜矿也都显示成矿后期有大气水的加入,甚至在一些热液矿床中成矿流体以大气水为主。5、幔源初生水热液:指幔源挥发分流体,其最初来源可以是核幔脱气,也可以是大洋岩石圈俯冲到上地幔

4、中脱气,是在地幔中形成的一种高密度的超临界流体。二、成矿热液的运移:1.含矿热液运移的动力:(1)重力驱动: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当岩石的渗透率较高时,热液可以在重力驱动下向深部渗流;也可以受地表地形的控制,从重力位能高处向重力位能低处流动。(2)压力梯度驱动:在地下较深处,在温度梯度小而较封闭的裂隙系统中,压力差较大,可引起热液自深处向上运动,这是由于深处封闭系统承受的压力相当于静岩压力,深处所承受的压力大于浅部。沉积盆地中压实作用引起的流体运移也属于这种情况。(3)热力驱动、在有岩浆侵入体或其他异常热源存在的条件下,出现异常的温度梯度并有较

5、高的空隙度时,将形成对流的热液系统。2、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空隙和次生裂隙两类:(1)原生空隙:是指岩石生成时就具有的空洞和裂隙。对于热液溶液在岩石中的流动来说,有意义的不是空隙度,而是有效孔隙度。(2)次生裂隙:指成矿过程中或成矿以后产生的各种裂隙,包括非构造裂隙和构造裂隙两类。3、成矿物质的运移形式:(1)成矿物质呈硫化物真溶液运移:由于气水热液矿床中硫化物居多,所以人们就认为金属是呈硫化物形式溶解于热液中呈真溶液运移的,然而金属硫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硫化物呈真溶【运移的观点现在已经被遗弃。(2

6、)成矿物质呈胶体溶液运移:金属硫化物在胶体溶液中的含量比在真溶液何总的溶解度大得多,而且胶体可以在各种物料化学条件下形成。胶体构造的出现可能是成矿时温度降低过速的缘故,但成矿之前成矿物质未必能呈胶体状态。胶体的粘度较大,不易于长距离搬运,无法解释由大量渗透、交代作用形成的热液矿床。(3)成矿物质呈卤化物气态溶液运移:成矿物质呈卤化物气态溶液运移的情况是存在的。不过主要出现温度较高的热液矿床中。金属卤化物和硫化物极易反应形成硫化物沉淀,所以当溶液中存在数量较多的"S时,卤化物溶液就变得很不稳定,而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成矿组分是难以成卤化物搬运的

7、。(4)成矿物质呈易容络合物运移:在热液矿床形成过程中,金属成矿元素主要呈络合物形式搬运,这也是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在自然界中很多元素都可以构成络合物的组成部分,如某些离子电位高的金属阳离子构成中心阳离子,一些阴离子或离子团构成配位体,而碱金属阳离子则构成外配位体,不同的络合物可以在各种地质-物理化学条件下出现。在一定的热液体系中,由于各种元素络合物在热液中稳定性不同,因此络合物的稳定性大小也不同。随着热液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络合物稳定性也将发生变化,这是导致矿床形成过程中不同元素分别析出,产生各种分带性的原因之一。三、成矿物质的沉淀:成

8、矿物质沉淀的方式有两种a.由于温、压降低及溶剂的蒸发、热液的混合,使溶液中某些溶质发生过饱和而沉淀。此时,沉淀物与溶解物相同。b.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易溶解的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