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

ID:17180696

大小:52.32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8-28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_第1页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_第2页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_第3页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_第4页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  导语:鲁迅的《风筝》这篇文章叙事与抒情紧密相联,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此文以白描写景、写人,舒事与感叹、议论相结合,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理性精神。鲁迅的风筝教案如何去写?本文为品才网为网友精心准备几篇教学方案,欢迎浏览初中语文鲁迅的《风筝》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其语境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多角度分析和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我”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过程。  (三)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分析“我”、弟弟的人物性格特点,感受文中通过“我”与弟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出的浓浓兄弟情,捕捉文中作者对亲情的体会,让学生感受亲情的珍贵。  2、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作品中对封建教育思想的批判,提倡劳逸结合。让学生了解保持儿童的天性益于儿童的成长。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自我剖析、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以“风筝”为线索,掌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2、从“我”和弟弟的误解、冲突中体会兄弟间浓浓的手足之情,并从中掌握两人的性格特点。  3、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自省的可贵精神。  4、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理解重点词

3、句的语境意义。  二、教学难点  1、从多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通过当年“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而弟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分析文中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批判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对于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主题思想。  2.探究法。对课文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探究,可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生生互动,在讨论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作必要的点拨指导。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1、第一

4、课时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儿童时代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呢?大家有没有放过风筝?清代诗人高鼎写过这样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的孩童在玩什么呢?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读了这首诗,我们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农村的美丽春景,分享着孩子们放  风筝时的欢乐时光。孩子们仰观扶摇直上的风筝,自然会随之放飞心情,享受放风筝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的享受放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那就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来了解一段发生在鲁迅先生与弟弟之间关于风筝的故事。  首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本

5、文的作者——鲁迅先生。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和革命家。《风筝》发表于1925年2月2日《语丝》周刊第12期,后编入散文诗集《野草》。  (2)学习课文的新字词。  丫杈chà憔悴qiácuì模样mú嫌恶xiánwù可鄙bǐ什物shí惊惶huáng瑟缩sa惩罚chãng虐杀nûa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堕duî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  (3)鲁迅先生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中的“我”回忆的是怎么样的故事,故事中几个人物,而课题“风筝”与文中叙述的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

6、朗读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课文回忆一个什么故事?  提示:文章回忆“我”在童年时代因为不爱放风筝,认为这是没出自的玩艺,则不许弟弟放风筝,甚至折断弟弟偷偷做的风筝。长大后,“我”对儿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感到无限懊悔。  故事中的人物:“我”、弟弟  ②课题的“风筝”与作者叙述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提示: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引出发生在“我”与弟弟间的故事。  (4)探究课文,从“我”和弟弟的因风筝起的冲突中体会兄弟间浓浓的手足情,并从中掌握两人的性格特点。  ①课文从哪一自然段开始回忆“我”与弟弟的童年往事?  提示:第三自然段。文中的第一段,写作者在北京看到有一二风筝在,肃杀冬日

7、的空中浮动,深感悲哀。北京冬景渲染肃杀的气氛,烘托“我”悲哀的心情。第二段写作者由北京的风筝想起故乡的风筝时令,有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出现。与故乡二月的热烈和温和相比,北京肃杀的二月更显悲凉。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弟弟放风筝的童年梦的往事,由此引出下文的故事。  ②“我”对放风筝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不许弟弟放风筝?  提示:“我”不爱放风筝,甚至嫌恶。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作为兄长,理应管教好弟弟。  ③弟弟对放风筝是怎样的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