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

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

ID:17491698

大小:16.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2

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_第1页
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_第2页
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_第3页
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_第4页
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      如果我们问一个3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你是谁?”他(她)都会告诉你,他(她)叫什么名字。如果我们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一般都不会答错。  这说明,3岁以上的孩子都出现了两项看来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心理发育。  首先,通过自己所独有的名字,孩子已经能够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他(她)已经具有初步独立的自我。也正是在3岁以后,孩子能够初步地自己照顾自己,在生活需要方面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  其次,通过大人的灌输,孩子已经能够分辨男女并能把自己划进男或女的范围。这就是最初步的性别角色的形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地发育到这一步

2、。  “恋父情结”的机制,《心理学大词典》释义“恋父情结”时指出:“……在性器期,她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腔期。从出生到l。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到快感和满足。警惕女孩的病态恋父情结      如果我们问一个3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你是谁?”他(她)都会告诉你,他(她)叫什么名字。如果我们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一般都不会答错。  这说明,3岁以上的孩子都出现了两项看来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心理发育。  首先,通过自己所独有的名字,孩

3、子已经能够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他(她)已经具有初步独立的自我。也正是在3岁以后,孩子能够初步地自己照顾自己,在生活需要方面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  其次,通过大人的灌输,孩子已经能够分辨男女并能把自己划进男或女的范围。这就是最初步的性别角色的形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地发育到这一步。  “恋父情结”的机制,《心理学大词典》释义“恋父情结”时指出:“……在性器期,她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腔期。从出生到l。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到快感

4、和满足。  第二阶段:肛门期。从1。5-3岁,动欲区是肛门,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  第三阶段:性器期。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  第四阶段:潜伏期。从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以同性为伍。  第五阶段:成熟期。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个性发展到“性器期”,混沌初开,开始注意起两性的差异。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雀雀,站着小便,像只骄傲的公鸡,说有多神气就有多神气,而自己小便必须蹲着,无比委屈,感到矮人一等。从而埋怨起生她的母亲来;而母亲又是父亲的疼爱对象,于是,在埋怨的基础上又添了一层妒忌

5、。  据研究,女孩这种对母亲的埋怨与妒忌的交织情绪,发展成为反母亲父的“恋父情结”,一般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  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  三是女孩个性内向,心理稚嫩,富含“嗲”气。  “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进入“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仍停留在“性器期”,犹若蝌蚪变青蛙,变成了青蛙却仍留下蝌蚪时代的尾巴,不成熟。  “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

6、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  “恋父情结”的对策  第一,性的教育。  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二是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垫铺。  第二,行为配合。  孩子的“恋父情结”,既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再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爱欲依附。  从精神分析理论看如何应对恋父情结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恋父情结”

7、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一般源于3~6岁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关爱和适当的教育。“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基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  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所谓“恋父情结”,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的发生,只要留心,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发现端倪。比如有的孩子将父亲常用的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