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中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

饮食中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

ID:18215375

大小:9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15

饮食中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1页
饮食中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2页
饮食中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3页
饮食中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饮食中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授课人霍超远(青岛58中)课型新授课教材鲁科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化学2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理解羧基的结构特点;2.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3.能够初步熟悉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的有关操作;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

2、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和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正确对待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乙酸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酸酯化反应机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设计思想知识的本体脉络。饮用食品不仅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素、调节口味、满足人体营养需要,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还是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防御疾病发生、增进人体健康的作用。本节课从生活中的营养物质切入具体有机物——乙酸,按“结构—

3、—性质——重要应用——回归人体中的作用”这样的明线展示,将有机物之间的衍变作为暗线隐含于教材或习题之中。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二)学生的认知脉络。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在必修一中学生知道醋酸是一种弱电解质。(1)

4、如何证明醋酸是一种酸?如何解释?有哪些应用?(2)如何利用乙酸的结构来解释酯化反应?(3)驱动学生的认知上升到到有机物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机实验的设计的严谨)(三)课堂问题线索。(四)利用资源创设情境(1)醋的故事,(2)吃醋的故事(3)醋的广告(4)实验仪器(5)多媒体动画4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中学体检,检查嗅觉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医生给我们提供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吗?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作答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揭开本课时学习[展示]乙酸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乙酸物理性质

5、学生亲自上台观察并回答:看到乙酸是无色透明不分层的液体,想到乙酸是无色,易溶于水的液体,闻到强烈刺激气味,想到乙酸易挥发,沸点、熔点比较低;。规范学生闻气味方法,提示学生在观察物理性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例如闻到液体有气味可能意味液体易挥发,熔沸点较低。[讲述]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所以乙酸俗称醋酸。乙酸分布在动物组织内、排泄物和血液中。许多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通过发酵转化为乙酸。乙酸还被称做冰醋酸,原因是?学生回答:乙酸的熔点只有16.6℃,当低于此温度时,乙酸就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 以

6、书为本,合理利用书本资源[设问]吃鱼的时候,不小心误将鱼刺卡在喉部,为什么喝一口醋可使鱼刺变软变脆?(提示:鱼刺主要成分是CaCO3)学生回答:乙酸能与鱼刺主要成分C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钙,致使鱼刺变软变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激情。[板书]CaCO3+2CH3COOH=CO2↑+H2O+(CH3COO)2Ca学生观察提出疑问,为什么方程式中间出现了等号。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能力,解释原因学生听讲正确的世界观,辨证唯物主义思想,事物不是绝对的。[提问

7、]1.以上反应体现了乙酸的什么性质?2.此反应中的醋酸还在生活中得到了什么应用?3.醋酸钙的用途?学生回答:乙酸的酸性,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还可以用在水壶除垢;醋酸钙可以在吃火锅用的固体酒精通过熟悉的事例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化学联系起来,养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兴趣[探究]乙酸具有酸性可以由哪些实验证明,请同学使用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验证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提问]做了什么实验,观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8、。学生回答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约3mL稀醋酸的试管中,看到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后变为红色,说明乙酸具有酸性。2.醋酸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看到有气泡产生,该气体只可能是二氧化碳。[探究]1、以上反应事实你能比较出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吗?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乙酸酸性比碳酸强。3.如果误服了碱性毒物,及时喝什么?学生回答:1.根据复分解反应“强酸可以制取弱酸”的规律,比较得出乙酸酸性比碳酸强。2.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图:3.吃醋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了解性质决定物质用途,体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