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

ID:18709954

大小:11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0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_第1页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_第2页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_第3页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_第4页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课程设计--司文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工程大学数学建模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摘要:教师绩效评价(teacherperformanceevaluation)是对教师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教师的行为进行评定,以了解教师工作的质量。通常是在工作中通过课堂观察,由领导、同事和学生等作出主观性评定。在教师评价研究中,作为教师聘任制基础的教师绩效评价常常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指标。在这些评价中,学生的学业分数被看成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与教师的奖惩、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挂钩。但在实践中,这种评价方法有很多弊端:第一,一些学校过分追求分数,偏

2、重于某些科目而忽视其它方面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目前科学的德育测评体系仍未建立起来,德育测评的操作化仍在探索之中的情况下,更易导致学校工作的偏向;第二,可能引起教师的不公平感,影响工作情绪。因为教育工作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求教师不仅要付出脑力、体力,还要付出心血,她的付出量很难用精确的数量化统计结果标示,再加之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这就导致同样的成绩包含了不同的劳动付出,这样运用学生成绩作为评价依据,不可能公正、客观、全面反映教师工作成绩,难免造成评价结果失误,使教师产不公平感。

3、第三,学生成绩高低的竞争,可能影响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班级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绩效评估系统应主要关注行为或技能。对教师的绩效进行评价也应主要关注行为,而不应该只关注行为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学生成绩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是,俗话说,教师要“教书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还要教给他们德育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如意志力、决断力、自控能力、勇气、信仰、

4、责任感、自信心等。而学生短时间内的学习成绩无法反映这些丰富的内容。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必须避免以教学效果、学生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指标,而要建立起对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系统。大学生作为高校教师教学过程评价也有一些的问题(1)大学生对评教的认识不足。因此经常会出现学生敷衍了事、胡乱打分;要求严格、教学认真的教师不受欢迎,往往评估分较低,而人人及格的教师却可能表面上受到学生的欢迎,导致评价结果差异较大,评价结果失真,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影响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2)大学生层次不同导致尺度把握不同。由于学生

5、层次不同,其素质存在差别,他们在评价教师时,尺度的把握可能存在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对专业理解的差异,也可能导致尺度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兴趣和喜好差异,对不同课程教师评价时尺度也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对教师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那么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帮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呢?此模型的建立改变了以往同类模型的多种弊端,从另一角度更加合理地分析、评价,就是为了更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本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数学模型和

6、对各项评价付权重的方法进行建模分析。采用的数学模型如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d=∑ciaijji=09aij=uijnaij=A(U,V)(UVCiN为评价的主要因素,为评价因素分等。为学生对教师的各项评价要求所付的权重为填写有效调查表的人数)(1)建立综合评价矩阵gij=c∑cij5k=1ik模型的缺点和推广优点:(1)采用模糊数学建模,充分考虑许多因素。评价尽量客观,真实,全面(2)采用加权,分等。使教师之间互相的竞争,同时也保护了教师的积极性(3)模型分为三个方面进行建模,以教师自我评价的主要

7、方面,综合评议。真正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引导性和促进性。不足(1)没有大量的数据来调整模型的系数,使模型更加贴进现实。(2)对于结果有效性范围的确定不是很准确,采用人为划定。(3)如果这次评价无效,其后的处理方法不太详细。推广:模型可以用于创新性,科技类公司的人员测评,对于复杂型劳动的公司人员的管理有极大的帮助。关键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合理性教学成果教学积极性姓名:司文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信息101学号:3100702105指导老师:周金明成绩:完成日期:2012.12.26一、问题重述在

8、中学,学校常拿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虽存在一定合理性,但这与素质教育相悖。在高校不存在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条件。很多高校让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授课教师教学效果打一个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样能全面体现教师教学效果。现某高校要从下面教师中选一名优秀教师,  A班B班C班D班甲958496 乙93 9293丙9282 99 方案一:取每位教师的最高得分作为最后得分,则应选丙。方案二:取每位教师的最低得分作为最后得分,则应选乙。方案三:取每位教师的平均得分作为最后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