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

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

ID:18881423

大小:5.25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09-26

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_第1页
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_第2页
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_第3页
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_第4页
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电图总论—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李锋心电图学(Electrocardiogram,ECG)CardiacelectricalactivityandECG心肌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兴奋,即生物电流,可经身体组织传导分布到体表各个部位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胞在瞬时间电位的矢量和如果在体表放置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心电图概念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WilliemEinthoven(1860-1927)1924Nobelprize1903年研究和发

2、明弦线型心电流计,并用以记录体表心脏电活动形成心电图学,迄今已经历一百余年历史(1903-2002年)纪念心电图百年英国生理学家沃勒(Augustus Desire Waller,1856-1922)。1886年,应用毛细管静电计在对动物心脏广泛研究基础上,萌发了在人体体表记录人类心脏电活动的想法。他将自己的右手和左脚放入一对装有盐溶液的水盆里,将溶液同时与静电计连通,他看到仪器上的水银柱伴随着心脏跳动而搏动的有趣现象,这样,第一幅人类的心电图被记录了下来。1887年在《J.physiology》发表了这一实验及记录到的心电图。因此,该心电图一直保存至今。心电图的历史Augu

3、stD.WallerJPhysiol(London)1887;8:229-234从改良沃勒的毛细管电流计入手;首次从体表记录到代表心脏完整的除、复极过程的心电波形。并采用P .Q .R .S ,T标出记录曲线的波峰和波谷,一直延用至今,还给这类心脏电活动命名为心电图。1896年,对线圈式电流计产生兴趣,为了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减少笨重的线圈的圈数,直到减少到一圈,最后变成了一根直线。1903年,他确定了心电图测量的三种导联,这就是著名的心电图检测的标准导联。同年,他对用这种新仪器和标准导联测量的人类心电图进行了分析,并与老式毛细管电流计测量法进行了对比,论文发表在一本德文杂志上

4、。1906年开始,结合心音对P、Q、R、S、T波的生理意义进行了研究,说明心电图与心脏活动的关系。1908年发表了论文。1909年,发表论文详细描述了所改进的弦线式电流计。1911年依据论文英国电器工程师杜德尔设计出第一批推向市场的这种仪器。同年,又研究了呼吸时心脏位置变动对心电图的影响,同时说明了三个导联之间的关系,提出著名的“爱因托芬三角”的概念。1924年,诺贝尔基金会为表彰他在改进心电图仪的设计和建立现代心电图学方面的贡献,授予他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荷兰莱顿大学生理学家爱因托芬(W.Einthoven)Einthoven’sfirstpublishedEKG,1902

5、1908年,俄国萨莫依洛夫(Aleksandr Filippovich moylov,1867-1930)发表专著《心电图》(Elektrokardiogramme)。1909年,英国医师、心脏生理学家刘易斯(Thomas Lewis ,1881-1945)创办专用于心电图学领域的杂志《Heart》,1933年更名为《Clinical Science》。1909年,维也纳医生罗思伯格(Corl Rothberger)和温特伯格(Heinrich Winterberg ,1867-1929)描述了有关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点。1910年,爱丁堡医生里奇(William Ritchi

6、e)和乔利(William Jolly)首次描述了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1912-1918年,美国芝加哥医师赫里克(James Herrick)对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作了经典的描述。1914年,迈因斯(G.R.Mines)首次提出反映心脏节律异常机理的“循环运动理论”( circus movement)。1914年,德国医师霍夫曼(Augustus Hoffmann,1862-1929)编著专业教科书《作为心脏研究方法的电描记术及其成果》(Die Elektrographie alsUntersuchungs methode des Herizens a

7、nd ihreErgebnisse)。1918年,美国芝加哥的学者史密斯(Fred Smith)通过结扎狗冠状动脉的实验,对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进行了补充研究。1919年,美国的帕迪(Harold Pardee)医师描述了伴随心肌梗塞的ST段和T波的特点。1921年,英国的刘易斯出版了该领域的大型要览性专著《心脏搏动的机理和图解记录》( The Mechanism and Graphic Registration ofthe Heart Beat)。1928年,英国的帕金森(John Parkinson)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