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

ID:19191608

大小:24.6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9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_第1页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_第2页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_第3页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_第4页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  篇一: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与程序  绵阳富临医院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臵程序  一、差错事故的种类  1、处方医师的错误:医师对药名、剂量、规格、配伍变化、用法的不熟悉而导致书写错误处方,药剂人员未能检查发现,依照错误处方调配发药。  2、调配错误:药剂人员错误调配药品品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用法错误等。  3、标示错误:药剂人员在药袋、瓶签上标示患者姓名、药名、规格、用法、用量时发生错误。  4、管理混乱:药品效期管理不严、药品贮藏不当等原因,配发了过期、失效、霉变的药品等。 

2、 5、特殊药品未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而流入非法渠道。  6、其他情况:如擅离岗位,延误急重病人抢救时机等。  二、差错事故登记报告流程  1、各部门均应设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2、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应及时如实报告,隐瞒不报者,一经查出严肃追究。  3、每月向上级职能部门报告医疗安全情况。  4、发生严重差错应立即报告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领导。  三、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处理措施  1、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药剂人员在发生差

3、错事故后,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减轻差错事故造成的后果,同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严重的差错事故应及时向上级职能部门及分管院长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药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如实登记差错事故,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每月对本月发生的差错事故认真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和解决方法。  4、对于发生的差错,如能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未发生不良后果的,登记后,给予当事人口头警告。  5、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未能及时发现,被临床科室检查发现,当事人应积极主  动与临床科室联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登记差错并进行

4、相应处罚;造成药品损失的,1  另由当事责任人等价赔偿。  6、发生的差错事故,酿成医疗纠纷或造成医疗事故的,按医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处  四、发药差错原因分析  1、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差错:某些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作风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印象式发药,加之现在药品种类繁多,如果对药房药品的规格剂型、用法用量、适应症及商品名和通用名不能熟悉掌握,又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责任心,从而导致调剂差错,这是发生差错原因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处方调剂未按操作规程完成:医院药剂调配人员在处方调配过程中,从处方审核→配药→核对→发药未严格操作规程而出现某个环节上的差错

5、,这也是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  3、医生处方不规范,审核处方未严格把关:医师将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未注明或错误,导致药品错发,从而发生差错。  4、药品未按规定摆放:药房药品未按规定摆放,如将不同用途的药品混放,外包装相似的药品混放等,调剂人员调剂时未认真核对而发生差错。  五、预防处方调剂差错事故发生的措施  1、首先要提高药学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养药学人员爱岗敬业精神。药剂科要定期对药学人员进行安全法规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疗安全意识,不断更新药学人员的知识结构,增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时培养药学人员良好的工作习惯,树

6、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是预防处方调配差错最根本的措施。  2、优化处方调剂流程。为减少和最大限度的避免由于个人因素造成的差错,优化处方调剂工作流程,保证处方的审核、核对、发药由药师以上药学技术人员完成,调配可由药士操作,整个过程至少由2个人完成,独立值班时要进行双签字核对,最大限度的减少差错发生。  3、严格规范调剂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配药时按处方药品配齐,然后将处方和药品交给复核发药人员,核对发药时按处方核对,要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同时向患者说明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完成整个调配过程。  4、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奖惩分明。工作人员在完成

7、自己的岗位工作后在处方上及时签名或盖章,每月对处方进行抽查,检查处方是否规范,岗位人员的签字是否完整及时,检查复核人员是否在岗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使处方差错降到最低。  XX年5月  2罚,由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  篇二: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1]  发药差错登记、报告制度及处置程序  一、差错事故的种类  1、处方医师的错误医师由于不了解药名、剂量、规格、配伍变化、  用法而书写错误处方,药剂人员未能检查发现,依照错误处方调配发药。  2、调配错误药剂人员错误调配药品品种、规格、剂量、数量以及  用法错误等。  

8、3、标示错误药剂人员在药袋、瓶签上标示患者姓名、药名、规格、  用法、用量时发生错误。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