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ID:19386215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7

《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1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2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3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4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7、《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的内容。本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学情分析】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离他们的生活是很遥远的。这不仅仅是时间和年代上的距离。我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李时珍的可贵精神,产生对这位历史伟人由衷的敬佩之情。【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

2、方法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析赏读。2、体会李时珍为编写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学习重点】:品读重点语句,感悟李时珍的“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学习难点】:整体把握课文,深入体验李时珍一心为民的情感。【教学准备】1、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李时珍的相关资料。2、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活动设计】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出示课件)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有这样一首诗深情的赞颂了他。本草纲目巧分类,夜宿古寺不觉苦。前人药典有纰漏,修订本草万民福。东方巨著享美誉,月下思索勤记录。世代人民都受益,名垂青史传千古!同学们,

3、李时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草纲目》到底是一本怎样的巨著?使得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人,使得人们这样赞颂他。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第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1、穿越时空隧道,尾随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足迹,近了,近了,我们仿佛听见了他夜宿古寺时轻轻的话语。(出示课文朗读录音)5知道这段话在哪儿吗?(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的内容)全班齐读。2、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过渡:那么,李时珍到底吃了那些苦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地来领悟吧。出示自学提纲:自由轻声读课文1-7自然段,你认为李时珍吃了那些苦?用“﹏”

4、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思考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看着同学们这么投入的学习,相信你们的体会一定很深刻,哪个同学把你们的学习情况向大家做个汇报?(一)预设一:“行”得苦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你认为李时珍吃了那些苦?从哪里看出来?他这样做值得吗?他是为了什么?多么让人感动的话语,多么崇高的想法。李时珍还吃了那些苦? (二)预设二:“住”得苦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课件)过渡:让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课件回到明朝,看看李时珍曾经住过的古寺吧!  1、出示课件让学生看

5、图体会古寺的破败。看后说一说:这是一座的古寺。2、面对这样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3、学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4、学生交流: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5、同学们,古人去办事是通过什么交通方式去的?李时珍赶路是用什么交通方式赶的?是啊,李时珍为了修本草,他历时二十七年,九千八百五十五天,行程一万余里,他都是这样一步步地跋山涉水去完成的,李时珍“一心赶路”是为了?是啊!李时珍心中只有万民,为了万民甘于付出。真让人敬佩,真让人仰慕。(三)

6、预设三:“吃”得苦 李时珍还吃了那些苦?(出示第五自然段) 1、出示“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5一边啃干粮,一边喝水”平时你吃什么东西要啃?——鸡腿、肉骨头、羊腿、甘蔗 让人听了垂涎欲滴。文中为什么说啃干粮?为什么不说吃干粮?请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模仿一下他啃干粮的样子。自己先试一试吧。请同学表演。2、多么艰难的吞咽动作啊,他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是一月吗?是一年吗?那是什么?(长年累月) 他想过放弃吗?他是怎么想的?找出文中的句子。出示:“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

7、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让我们再次读这段话。这句话中有一个“奔波”,为什么不说“奔走”“行走”呢?(出示句子,让学生自读比较)总结:这个词让我们看到了李时珍为了修《本草》辛苦了九千八百五十五个日日夜夜,其间的苦和累就是“奔波”。3、让我们读着这句话走进李时珍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体会吧。老师导读:(1)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在家里吃的是——(学生接)而在野外吃的是——(学生接)。面对这样的处境,他却说——(学生接)。(2)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在家里住的是——(学生接)而在野外住的的是

8、——(学生接)。面对这样的处境,他却说——(学生接)。师:同学们的描述仿佛让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其中的千辛苦。让我们再来回味回味师徒二人在月色下,在破败的古寺中的这番谈话吧。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