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

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

ID:19486928

大小:382.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0-02

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_第1页
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_第2页
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_第3页
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_第4页
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急慢性胃炎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胃炎杨昆政了解急性单纯性胃炎及急性糜烂性胃炎的病因,掌握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慢性胃炎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掌握慢性胃炎的诊断、治疗。胃细胞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数量最多,主要分布于腺的体、底部。壁细胞:又称泌酸细胞,在腺的颈、体部较多。颈粘液细胞:数量很少,位于腺颈部,多呈楔形夹于其它细胞间;内分泌细胞:又称未分化细胞,在胃小凹与腺颈部的交界处,可见有丝分裂的未分化细胞。未分化细胞的胞核较大有显著的核仁。定义: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伴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胃炎涉及上皮损伤、粘膜炎症和上皮再生。按发病急缓和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胃炎

2、按粘膜病理改变程度分为单纯性和急性糜烂性。1982年,国内胃炎会议上将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和急性化脓性胃炎四种,尤以前两种为多见。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理化因素:过热、过冷、粗糙食物药物: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直接损伤;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粘膜保护作用。);铁剂、抗肿瘤药物;乙醇(脂溶剂,破坏粘膜屏障,与胃酸协同作用引起粘膜炎症)烟草:尼古丁影响血流循环,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胆汁反流。浓茶、咖啡及刺激性调味品2、生物因素不洁饮食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3、应激状态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

3、泌增加胃粘膜微循环不能正常运转胃粘膜缺血、缺氧应激状态:重大精神创伤脑血管意外严重脏器功能衰竭大手术大面积烧伤创伤败血症休克4、其他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营养不良。糖尿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二、病理单纯性:局限或弥散,粘膜由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胃镜下可有点状出血或轻度糜烂。显微镜下可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糜烂出血性:胃镜下提示多发性糜烂及出血,有时可有浅溃疡形成。显微镜下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脱落、腺体扭曲。三、临床表现单纯性:症状较轻,表现为上腹饱胀、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和呕吐。糜烂性:除上述症状外,还常常表现有呕

4、血及黑便。临床上经常以呕血及黑便为首发症状入院。四、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除病史、病因、临床表现外,有赖于胃镜检查诊断,一般应于发病后24小时至48小时内进行检查。(特别是NSAID及乙醇)(急诊胃镜)根据统计消化道出血病例中有由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引起的占10%~25%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塞、胆囊(结石性)炎等。胃镜适应症1、长期反复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反酸、嗳气;2、食管、胃、十二指肠疑有恶变可能,X线钡餐检查发现病变而不能确诊;3、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4、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或贫血;5、已确诊的

5、上消化道病变及食管、胃手术后需随访复查者,如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术后胃等;6、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及需电子胃镜进行治疗者(如狭窄扩张、食道支架置入等)。胃镜禁忌症1、严重的心脏病:如严重心律紊乱、心肌梗死活动期、重度心力衰竭;2、严重肺部疾病: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卧者;3、精神失常不能合作者;不愿接受电子胃镜检查者;4、急性重症咽喉部疾患、腐蚀性食管炎;5、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急性期。五、治疗和预防1、去除病因2、治疗原发病感染:敏感的抗生素腹痛严重者:解痉剂剧烈呕吐:促胃动力药病情严重者: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及粘膜保护剂。消化道出血:综合措施。慢性胃炎

6、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一、分类:2006年达成一致:国际上新悉尼系统分类方法(UpdateSydneysystem)依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及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的病因,将慢性胃炎分为:非萎缩性、萎缩性、特殊类型。按部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及全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粘膜萎缩改变、胃粘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炎症,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特殊类型(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灶萎缩性胃炎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

7、窦为主,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以往称之为B型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自身免疫性胃炎由自身免疫引起的,以往以A型胃炎命名,主要病变位于胃体。多在北欧国家多见,我国仅有少数个案报道。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幽门螺杆菌感染: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赢取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依据:a绝大多数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可检测出幽门螺杆菌;b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的分布与胃内炎症一致;c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粘膜炎症消退;d从志愿者和动物模型中可复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a呈螺旋状,具有鞭毛,在粘液中自由活动,与上皮直

8、接接触,直接侵袭粘膜层。b代谢产物氨及空泡毒素A(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