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

ID:1963137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4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_第1页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_第2页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_第3页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_第4页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2.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过程。  3.掌握北魏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  4.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民族大融合的内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民族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观念;

2、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2.正确认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对搞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2.民族大融合。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迁都等内容,采用讲述法为好。  2.故事穿插法。有一些内容可用此法,比如迁都落阳的过程既可以讲述(指教师),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通过学生之口来解决问题。  3.分析法。对于孝文帝迁都后的汉化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关系,可用此法。 

3、 4.联系讲解法。孝文帝改革措施的一些内容可联系讲解。比如改汉姓、说汉话等。  5.图示法。对于北魏及其以后政权的演变,可用此法,增加直观性。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我们前面讲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从总的方面来看是国家的大分裂时期。从南北双方的具体情况来看: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两个主要特点。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特点:北方民族大融合。  [导入语例示二]  中国古代有几位知名的皇太后,像汉朝的吕太后、邓太后、

4、北魏的冯太后以及唐朝的武则天等,都很有作为。冯太后是我们今天要涉及到的一位。她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临朝听政,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年。在这期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她辅助的小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为汉文化的忠实推行者。冯太后的称号是“文明太后”;小皇帝叫拓跋宏,就是北魏的孝文帝。后来,他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有哪些作为呢?我们来看具体内容。  [板书]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前二段文字内容。了解北魏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

5、学生看书]……  [教师讲述]建立北魏的是鲜卑族的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东汉末年,拓跋部开始强大,但时强时弱。一直到338年什翼犍即位后,情况才有好转。什翼犍曾作为“质子”,在后赵襄国(今河北邢台)住了十年,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他在位期间,拓跋部开始进入了阶级社会。正在这时,376年苻坚征服了拓跋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使前秦的统治土崩瓦解。386年,什翼犍的嫡孙拓跋珪在各部酋长的拥戴下,在盛乐称王,重建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这时的中国北方,政权林立,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因此,北魏在其初期,为生存和发展做

6、了种种努力。398年,拓跋珪正式称帝,一跃而成为北方最强大国家。  北魏在征服中原过程中,开始注意吸收汉族地主进入政权。上谷的张衮、清河的崔玄伯等著名汉族豪强成了拓跋珪的得力谋士。崔玄伯的儿子崔浩,更是受宠一时。到拓跋焘即位后,在汉人地主官僚崔浩和道教首领寇谦之支持下,制定了“后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的治国大纲,并进行了一些汉化的初步改革。北魏国力进一步增强,到439年,完全统一了北方地区。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讲述中,同学们应该注意到一点,那就是汉族地主在北魏的强大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与汉族地区接触也在不断加强。这一

7、切都对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增添了新的内容。  [板书]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第一目下的小字内容。归纳一下,当时北方民族与中原地区在哪些方面都相互影响。  [学生看书]……  [学生归纳](1)服装方面的相互影响。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zhě)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子上衣和窄腿裤子;待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当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2)饮食方面的相互影响。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原来以畜产品为主,到了魏晋以后,农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同时

8、,北方民族也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这是第三点。  [教师讲解]随着进军中原,拓跋族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中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