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

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

ID:19900114

大小:408.50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8-10-07

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_第1页
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_第2页
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_第3页
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_第4页
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的消化系肿瘤的诊治诊治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消化系肿瘤的诊治现状胰腺癌42任重而道远胃癌、食管癌、肝癌仍然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肠癌有急剧上升的趋势胰腺癌亦有进一步上升之势分子研究揭示肿瘤发生为多步骤(基因改变积累和渐进形成过程)、多途径(多种功能途径:凋亡、血管新生)、多灶性(多克隆、单克隆-基因不稳定性)提高生存期的关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内镜检查仍然是胃癌、食管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色素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染色原理:对比原理:一些染料不能使胃粘膜着色,而是沉积在胃小窝内或其他异常凹陷面,与桔红色的胃粘膜形成明显的对比。使表面的微细凹凸性变化更突出。靛胭脂和伊文思蓝。吸收原理:胃在吸收染料的过程中

2、逐渐被着色,根据染色与否及染色的形态特征,所用染料即吸收染色剂,有美蓝、甲笨胺蓝。功能原理:染料喷洒在胃粘膜上,由于胃粘膜面泌酸量的不同,染料与胃酸反应呈现的不同染色,标志分泌胃酸量的不同,为功能性染色剂,如刚果红。荧光原理:具有荧光性能的染料口服或静脉注入人体后,通过相应滤光片激发产生光,或用激光后胃粘膜上呈现荧光。所用荧光有荧光素钠、吖啶橙和血卟啉等染色内镜检查有助于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能显示普通内镜检查不易发现的病灶能观察癌瘤浸润范围及深度,有助于决定采取何种手术方式进行胃酸分泌功能的研究<5mm的微小胃癌的检出率明显增加EMR日本广泛应用,国内亦开展ESD正在逐步替代EMR超声内镜

3、(小探头、大探头)对鉴别早期胃癌、食管癌并指导治疗发挥重要作用放大内镜荧光内镜窄带内镜(NBI)胃癌分子诊断免疫组化:DNA非整倍体分析单克隆抗体:MG7基因诊断:P53、端粒酶胃癌病因学:1,N-亚硝基化合物(NOC)2,饮食因素:高盐、高淀粉、低脂、少食新鲜蔬菜水果及食用腌熏、发酵、煎炸等食物3,Hpylori感染4,吸烟、饮酒5,精神心理因素6,其他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大肠型)、不典型增生、息肉、胃溃疡、残胃被认为是癌前疾病为胃癌的高危人群,作为随访对象Hp感染与胃癌相关因素1、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性反应2、抗坏血酸水平降低3、反复复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通过诱导

4、细胞因子表达促发炎症反应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最终导致胃癌可能机制正常胃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胃癌胃酸减少,细菌过度生长N-亚硝基化合物形成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癌发生中作用恶性循环Hp感染(特别是CagA+)与非贲门胃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有关,与交界部胃癌(胃贲门及食管腺癌)的关系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大肠癌进展很大流行病学、病理学与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是由腺瘤演变而来Vogelstein提出结肠腺瘤-腺癌序列模式早期大肠癌检查技术粪便隐血试验内镜检查(乙状结肠镜、结肠镜)仿真结肠镜检查(磁共振结肠成像术)粪便大肠脱落标志物检测粪便隐血试验化

5、学法(愈创木脂)、免疫法(免疫金标)、卟啉试验(卟啉荧光检测)均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免疫法较少食物、药物影响,敏感性较高,适合大肠癌普查主张连续收集三天新鲜粪便标本较为恰当可作为初筛,为进一步精查提供高危险人群即:愈创木脂隐血实验———免疫胶乳血隐血实验———肠镜检查北京总院提出:序贯粪隐血实验有提出互补、序贯结合筛选方案任一项隐血实验阳性,进行相对复杂而特异的检查大肠脱落细胞学检查、粪DNA提取物基因检测、粪便T抗原检测内镜检查纤维乙状结肠镜:敏感性50-60%结肠镜: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粪便大肠脱落标志物检测粪大肠脱落细胞学检测粪大肠脱落细胞DNA标志物检测(甲基化、基因检测)粪大

6、肠脱落细胞蛋白标志物检测其他(CD44外显子、COX-2)大肠癌早期诊断策略对癌前患者的随访和预防性切除(息肉内镜下摘除)对无症状人群的普查结直肠癌最近的结直肠癌指导原则建议高危人群在5年内间断做结肠镜检及大便隐血试验。通过大便潜血试验普查发现病变,对个人有肿瘤史者更有意义。尽早制定结肠癌筛查指南结肠癌高发地区或高危人群进行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初筛普查,是结肠癌的重要防治策略美国癌症协会的结肠癌筛查指南无症状也无家族史者初时筛查年龄为50岁;无症状,但有1位或1位以上患结直肠癌一级亲属者,初始筛查年龄为40岁;有肠道症状者可从25岁开始筛查;对于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FAP)及遗传性非

7、腺瘤性结肠癌(HNPCC)家族成员,要在青少年以后就开展筛查。1999年《中国常见恶性肿瘤筛查方案》对于普通人群,推荐以粪便隐血试验结合结肠癌个体危险度评估数量化模型来进行初筛,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性检查。粪便隐血试验以每年1次为宜。对于FAP及HNPCC家族成员,则可以直接进行结肠镜检查,开始时每年1次,连续2次阴性后,可改为每3-5年1次;经筛查发现的肠腺瘤患者,应作腺瘤摘除手术,并在1年内复查,确认无复发者可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