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

ID:2004013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新版人教版)  6我的老师(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2.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学习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学习用朴实、细腻、感人的语言传递纯真美好的感情,学

2、习细节描写及抒情方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 知识准备   1.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全国解放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2.记叙的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 预习指导  速读课文,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归纳课文内容。  (三)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黑痣  榆钱  教鞭  狡猾  海鸥  模仿  军阀    援助   劝慰  焚   2.理解下列词语。  心清如水:  援助:  劝慰:  莫大:  迷迷糊糊:  纠纷:  二、

3、合作探究  (一) 学始于疑   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的?“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  (二) 质疑探究  探究点1:文章结构  问题1:本文记叙了有关蔡老师的哪几件事?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评略安排有什么好处?问题2:这几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这几件事的次序可以不可以打乱?为什么?问题3:课文三个部分回忆、依恋、思念之间各有什么联系?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三、达标测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多角度选择感受最深的事写人的写作方法,详略得当组织材料的写作手法。  2

4、.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  3.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学习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  学习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品味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文章的语句。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准备   1.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合乎人情事理。二要独特,选择表现力强的细节。三要细致,把细小的对象“放大”。平时要做有心人,多观察自己周围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从中捕捉到一些别人不太注意到

5、的细节,来写好人物特点。  2.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不借助任何手段,直接写出自己的感受、抒发感情。间接抒情是借叙述、描写等方式抒发感情。一般可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和借事抒情。  (二)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赏析。   2.找出文中抒情的语句读一读。  二、合作探究  (一)学始于疑  蔡老师是温柔而美丽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质疑探究  探究点1:抒情  问题1: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

6、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探究点2:细节描写  问题1:朗读第3段,体会细节描写,想一想“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一场景突出了师生之间怎样的关系?  问题2:朗读第10段,思考“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你”?“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中的“默默”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问题3:写一段能表现师生之爱的文字,一百字左右。(要有细节描写)  探究点3:理解文意  问题1:朗读第9段思考,“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

7、,多么伟大的人啊。”如果删去“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行不行?为什么?对“一件小事”“却占据过我的心灵”该怎样理解?  问题2:朗读第14段思考,“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3:阅读教师推荐的作品,从选材方法、语言风格、写作手法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从同题佳作中更全  语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