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

(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

ID:20239211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1

(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_第1页
(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_第2页
(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_第3页
(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_第4页
(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9.06.19)阅读与写作基础(2)期末复习指导(文本)陆亚萍:各位,晚上好!我是主持教师陆亚萍。陆亚萍:通过对本学期期末考试要求、形式的改革告知,并全面复习本学期的重、难点问题,帮助各地电大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共同做好期末复习的迎考工作。各位,已挂上新的复习要求。请一定参照复习。新的复习要求阅读与写作基础(2)复习指导(2009)一、课程考核有关说明1.启用时间:本课程考核大纲启用的时间为2009月3月。2.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现代文员专业的专科学生。3.考核目标:本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教材中的语文知识、阅读与分析和作文。A.语文知识:包括

2、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三方面内容。(均以教材中介绍为准)。语言知识包括了文言散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的古今及不同环境中的应用,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语法现象。B.阅读与分析:(1)要求理解并识记所学文章的内容。(2)归纳所学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概括重要的段落层次的主旨。(3)结合文体(文章类别:说理、叙事、抒情),识别其主要的写作方法及特点。(4)识别文章中采用的修辞方法及特点。(5)综合以上所列点,结合具体段落材料及现实,参阅文后的评点、思考分析并联系全文展开分析。C.作文:作文为材料作文。主要考核学生正确分析材料、合理应用材料、抓

3、住材料的主要矛盾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知识与素质的综合考核。要求能结合所给材料作文,内容正确充实、中心明确突出,思路、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清通,文面规范清楚。4.考核依据:本课程“阅读与写作基础(1)”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阅读与写作》(陆亚萍骆自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辅助教材《阅读与写作基础学习指导书》(陆亚萍鲍鹏山编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9月版)是该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5.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为《阅读与写作基础(1)形成性考核练习册》和考勤,终结

4、性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6.计分方法:形成性考核是包括各章节内容、各种题型的书面作业,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对于消化课程内容至关紧要,同期末复习、考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性考核:①《阅读与写作基础(1)形成性考核练习册》80%+②考勤20%二项共以20%的比例计入总分。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80%。课程综合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可以获得课程学分。不参加双及格规定。二、考试说明终结性考试采用笔试、半开卷的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三、考核内容和要求(一)、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学生对教材

5、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作一般性的回答。(2)“掌握”要求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并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3)“分析”要求学生能较深入地分析教材的重点作品(见大纲),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结合具体材料及现实,参阅文后的评点、思考分析并联系全文展开分析。(二)、考核内容与目标阅读与写作基础(2)的教学内容:第三、第四及第六单元。第三单元唐宋文学了解1.一般了解唐宋的文学状况及选文作家的文学地位与创作成就。2.韩愈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送李愿归盘古序》的内容、特点。3.柳宗元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钴鉧潭西小丘记》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手法。4.皮日休的

6、文学地位、创作成就。《皮子文薮二则》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手法。5.欧阳修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纵囚论》的内容及论辩艺术手法。6.曾巩的文学地位及文章特点。曾巩《李白诗集后叙》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7.苏轼的文学地位、创作成就。《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基本内容和写作手法。8.苏辙的文学地位和成就。《上枢密韩太尉书》的内容和写作手法。9.朱熹的思想和治学态度。《朱熹语录》的内容。10.《禅宗语录》的内容。体会禅宗感受世界的方式。掌握1.《皮子文薮二则》的写作特点、现实批判精神和犀利的文风。2.《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注意在此,立言在彼”的写作手法和文中为文与养

7、气之论。分析1.《钴鉧潭西小丘记》文章的主旨、写作线索与写作特点。2.《前赤壁赋》作者的人生态度、特定心境和文章的写作特色。3.《后赤壁赋》与《前赤壁赋》的写法与心境追求的异同。第四单元明清文学了解1.明清的文学状况、晚明小品文及通俗文学的成就。2.刘基的创作成就。《司马季主论卜》一文的内容、中心思想及论述方法。3.归有光的创作成就。《项脊轩志》一文的内容。4.李贽的创作成就。《童心说》一文的主要内容。5.袁宏道的创作成就。《徐文长传》一文的主要内容。6.张岱的创作成就。《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的主要内容。文中作者的情绪,文章的艺术特点。7.黄宗羲的

8、创作成就。《原君》一文的主要内容。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文章的论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