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

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

ID:46559698

大小:8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5

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_第1页
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_第2页
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_第3页
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_第4页
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阅读与写作基础(一)期末复习指导(新)一、课程考核说明和考核要求1・木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现代文员专业的专科学生。2.考核说明是根据“阅读与写作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主教材《阅读与写作》(陆亚萍骆口强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8刀新版)、辅助教材《阅读与写作基础学习指导弔》(陆亚萍鲍鹏山编写上海文艺出版杜2002年9月版)编写的,是该课考试与命题的依据。3.考核的主耍内容为教材中的语文知识、阅读与分析和作文。A.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知识、语言知识三方血内容。(均以教材中介绍为准)。语言知识包括

2、了文言散文屮常见的实词、虚词的古今及不同环境屮的应川,文言文屮的某些特姝语法现象。B.阅读与分析:(1)要求理解并识记所学文章的内容。(2)归纳所学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要的段落层次并概括其大意。(3)结合文体(文章类别:说理、敘事、抒情),识别其主要的写作方法及特点。(4)识别文章中采用的修辞方法及特点。(5)综合以上所列点,结合具体材料及现实,思考分析并联系全文展开分析。C.作文知识作文为材料作文。主要考核学生的文化素养、观察判断及思考分析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文章要求能结合所给材料,内容正确

3、充实、中心明确突出,思路、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清通,文而规范清楚。4.考核要求分为了解、掌握、分析三个层次,要求如下:(1)“了解”耍求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作一般性的回答。(2)“掌握”耍求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回答,并具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3)“分析”要求学生能较深入地分析教材的重点作品(见人纲),通过自己的归纳、总结,结合具体材料及现实,参阅文后的评点、思考分析并联系全文展开分析。5.木课程的期末考试采取平时作业(见中央电人作业册及重庆电人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

4、占总成绩的20%,期末为80%。6.考试形式为闭卷。时间为150分钟。题型与答题要求具体题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解释词语、简答题、阅读为分析、作文。阅读与分析及作文。1.单项选择(10%)2.多项选择(8%)这类题涉及的知识血较广,有关作家的代表作及巫要作站,作家为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品的主题、意义、写作手法、影响等。以教材中的作家小传、单元导读、选文内容及文章评点为准,解答要求准确,无错别字。3.释词(10%)即带点的字的解释。这类题限于文言文中,要求能解释占今不同意义的实

5、词、虚词及在不同语言环镜中的应用,文言文中的某些特殊语法现象(如,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及使动、意动、被动句式等)。4•简答(12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熟悉、掌握、包括思想、主题与艺术形式5.阅读与分析(20%)要求能结合全文展开分析,论据充分,言Z有理,能口圜其说。6.作文主要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知识与素质的综合考核。要求:观点正确、富有新意、论述条理清楚,语言表达通顺、明白,文而整洁、规范。体裁不限。二、考核内容与目标本学期的教学内容:第一、第二及第五单元

6、。第一单元秦汉文学(一)了解秦汉的文学状况及作品类型。1.《诗经》的“六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先秦散文的分类、发展和特点,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屈原的创作。2.《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学地位和文章内容3.《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的作者、内容。4.老子的基本思想、文章主要内容。5.庄子的思想及文章内容、特点。6.《论语》的作者、文章内容、特点。7.孟子的棊本思想及文章内容、•特点8.墨子的思想、文章特点。9.《贾谊•过秦论》作者的文学成就。《过》文的中心论点及文章特点。1

7、0.司马迁写作《史记•伯夷列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二)掌握1.先秦散文的发展特点。2.《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的写作特点及影响。3.《墨子•非攻(上)》的写作特点。4.庄子的思想及文章内容和审美境界。5.贾谊.过秦论》的写作特点。(三)分析1.紇传•烛之武退秦师》的有关人物语言的艺术特点,能分析烛之武的“说辞”。2.仪记•伯夷列传》“质问天道”段及司马迁写此文的用意的分析。第二单元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了解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状况及文人倾向。2.“竹林七贤”的主耍

8、人物。3.嵇康的创作。《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写作背景与内容。4.《兰亭集序》的作者、中心主题。,5.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自祭文》的思想。5.刘义庆的创作成就。(二)掌握1.曹操《让县自明木志令》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特点。2.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七不堪”、“二甚不可”的内容。3.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中心主题、作者心情变化及时代特征。4.《I比说新语》中对“兴”的张扬及文人“士大夫”的特点。(三)分析1•曹操《让县自明木志令》的写作意图及文章特点。2.嵇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