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察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察

ID:20424557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2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察_第1页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察_第2页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察_第3页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延长疗程治疗观庄小芳王晓波郭峰王晓忠马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肝病科830000)【摘要】目的探讨48周及72周疗程的重组人干扰素(IFN)α-2a治疗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并比较随访至96周的结果。方法6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48周疗程组及72周疗程组,两组患者采用IFNα治疗,疗程结朿后均随访至第96周。结果两组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o72周疗程组第72周及第96周的HBVDNA转阴率、HBsAg阴转率及HBeAg/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血清学

2、转换率较48周疗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o结论对HBeAg阳性且48周疗程后仍无效应或仅部分效应的慢性乙肝患者,延长至72周疗程有望达到完全应答。【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干扰素延长疗程【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72-02笔者对木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66例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的持续性进行了评估,以期了解干扰素α长疗程治疗的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66例CHB患者。66例患者均

3、参照我国2005年制定的慢性乙肝防治相关诊断标准[1]诊断,并排除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妊娠哺乳等患者。随机将66例患者分为48周疗程组35例,72周疗程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肝炎病情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比。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采用IFNα-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48周疗程组治疗48周停药,停药后随访至第96周。72周疗程组治疗72周停药,停药后随访至第96周。所奋病例除治疗期外,未联合任何保肝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5×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7

4、5×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当下调剂量至135μg继续治疗,并加强监测;对于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计数下降明显患者可试用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症治疗;ALT、AST增高患者接受保肝降酶及对症处理(甘利欣胶囊150mg,3次/天)。两组每1-3个月复查1次肝功能、血清乙肝标志物(酶标定量)、血清HBV-DNA(PCR法)、血常规;并根据情况检査患者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及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査。1.3疗效判断标准[2]完全应答(CompleteResponse,CR):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AL

5、T恢复正常,HBVDNA检测不出(PCR法)和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ALT恢复正常,HBVDNA检测不出(PCR法);部分应答(PartialResponse,PR):介于完全应答与无应答之间。如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ALT恢复正常,HBVDNA<105拷贝/ml,但无HBeAg血清学转换;无应答(Non-Response,NR):未达到以上应答者。持久位答(SustainedResponse):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或12个月以上,疗效维持不变,无复发。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计

6、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ALT复常率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在48周、72周及随访至第96周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ALT复常率比较(%)2.2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比较如表2所示。72周疗程组第72周、第96周的HBeAg/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血清学转换率较48周疗程组冇统计学差异(P<0.05)o表2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比较(%)2.1HBVDNA转阴率比较见表3。72周疗程组第72周、第96周的HBVDNA转阴率较48周疗

7、程组奋统计学差异(P<0.05)。表3HBVDNA转阴率比较(%)2.4HBsAg转阴率比较见表4。72周疗程组第72周、第96周的HBsAg阴转率较48周疗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4HBsAg转阴率比较(%)3讨论干扰素在病毒性肝炎中应用较多,干扰素作为一种多功能糖蛋白,能提高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率,调节IL-1、IL-2及TNF等细胞因子水平,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并对NK细胞、巨噬细胞奋激活作用[3],但苏对病毒仅仅有抑制作用,用药吋疗程不足极易使病毒继续增殖而复发。目前美国肝病学会(America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