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

ID:20431305

大小:9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1

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_第1页
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_第2页
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_第3页
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_第4页
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和应用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研宄和应用新进展胡刚1李扬秋2,3(1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广东惠东516300)(2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宄所广东广州510632)(3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摘要】白血病疫苗能够激活机体产生特异抗白血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效应,清除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延长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无病牛.存期的有效途径。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DC疫苗)具备诸多传统疫苗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细胞疫苗。【关键词】白血病DC疫苗免

2、疫治疗【中图分类号】R39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126-03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肿瘤的发生与体内DC数量或功能的下降有密切的关系,可导致肿瘤抗原的提呈过程受阻,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DC疫苗是将体外诱导或经过基因修饰后的DC作为疫苗,增强其提呈肿瘤抗原的能力,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作用[1-3]。白血病DC疫苗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免疫疗法,木文主要介绍白血病DC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一、白血病DC疫苗分

3、类根据诱导DC表达肿瘤抗原的不同途径,可以将白血病DC疫苗分为如下几类:1(1)抗原负载DC疫苗;(2)基因修饰DC疫苗;(3)白血病细胞来源的DC疫苗;(4)DC-肿瘤细胞融合疫苗。(1)抗原负载DC疫苗抗原负载DC疫苗主要括以下几种类型.•1)抗原肽负载的DC疫苗;2)肿瘤细胞裂解产物负载的DC疫苗;3)RNA负载的DC疫苗。1.1抗原肽负载的DC疫苗在PML-RARα肽负载DC构建疫苗,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的研究中,

4、Osman等[4]发现,与未经PML-RARα肽段负载的DC相比,PML-RARα抗原肽负载的DC诱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针对PML-RARα肽负载的自体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而且PML-RARα抗原肽负载的DC诱导的T细胞产生的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明显增多。Delluc等发现负载了32Dp210髓系白血病细胞的DC(32Dp210疫ffl)阻止白血病进

5、展的效力比经过照射的白血病细胞要强大的多。在负载32Dp210白血病细胞之前应用TNF-α激活DC,能够显著提高32Dp210疫茁清除受试动物体内残留病变的能力。并且从治愈的小鼠的骨髓、脾脏、肝脏提取的DNA中都不能扩增出BCR-ABL基因,说明小鼠已经获得了分子学缓解[5】。1.2肿瘤细胞裂解产物负载的DC疫苗白血病来源的富含分子伴侣蛋白的溶胞产物(chaperone-richcelllysate,CRCL)负载的DC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BCR-ABL肽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

6、cityTlymphocyte,CTL)。用12B1(一种BCR-ABL强阳性的鼠类白血病)来源的CRCL负载的DC疫苗接种荷瘤小鼠可以使小鼠的存活率达到60%,而应用BCR-ABL肽负载的DC接种的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仅为20%,说明CRCL负载的DC疫苗能够提供额外的免疫刺激[6,7]。右研究应用AML细胞溶解产物负载的申核细胞来源的DC里然未能使白血病负荷下降,但却诱导产生了DTH[8】。肿瘤溶解产物负载的DC疫苗能够使小鼠在受到白血病细胞攻击吋冇效地阻止白血病发生,却不能治愈已经患冇白血病的小鼠,P

7、awlowska等认为这或许与小鼠体内的白血病细胞负荷过高宵关[8】。1.3RNA负载的DC疫苗将DC与肿瘤抗原的mRNA共同孵育后构建的RNA负载的DC疫苗,可以诱导CTL活性和保护性免疫的产生。例如抗可移植性小鼠白血病(L615)的DC疫茁,从培养的细胞中分离出总RNA再将其负载于DC(DCs/RNA),该DC疫苗能够在体外有效刺激L615特异的T细胞砬答。将DCs/RNA疫苗接种幼稚小鼠能够使部分受试小鼠在受到致死剂量的L615细胞攻击吋产生免疫保护作用,降低受试小鼠的白血病发生率,延长总生存期。2

8、基因修饰DC疫苗将肿瘤抗原或细胞因子的基因导入DC的骨髓前体细胞中制备的疫苗,在动物实验中己经证实可诱导抗原特异的CTL应答。该技术可获得大量内源DC,但费用昂贵,技术复杂[1】。Wang等将能够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的复制缺陷的腺病毒转导DC细胞构建一种DC疫苗,与BCR/ABL肽负载的DC疫苗相比较,该疫苗诱导特异性针对K562细胞的CTL能力要明显优于后者[9】。3白血病细胞来源的DC疫苗某些白血病细胞经诱导能够进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