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

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

ID:20576497

大小:183.6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13

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_第1页
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_第2页
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_第3页
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_第4页
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章雷达对抗技术>雷达对抗是电子战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以雷达为主要作战对象,通过电子侦察获取敌方雷达、携带雷达的武器平台和雷达制导武器系统的技术参数及军事部署情报,并利用电子干扰、电子欺骗和电子攻击等软硬杀伤手段、削弱,破坏敌方雷达的作战效能而进行的电子斗争。雷达对抗过程示意图->1a///十扰信3倍6处即.T扰产屮r<-显小2.1雷达的基本知识2.1.1雷达的定义>“雷达”~■词是英文RadioDetectionAndRanging此的缩写Radar的译音,原意为“无线电探测和定位”,意思是用无线电波发现并测定目标的空间位置,故又称“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

2、二次辐射来发现目标的。2.1.2雷达的组成发剂•机波形产生器功率放人器大线人线控制器低噪卢放大器中11匹视■1频配检频1放1滤—►波―►放大1波器大1器1m器11接收机示器2.1.3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设备。它发射的电磁波照射目标,然后接收目标回波O根据目标回波与发射波的延迟时间测量目标离开雷达的距离O根据回波的多普勒频率测量目标相对于雷达的径向运动速度O根据目标所在波束内的位置测量目标的方位角和俯仰角O根据距离和角度可以确定目标在空间的位置O根据目标在不同时刻空间的位置形成目标航迹O根据目标回波幅度、相位、极化等的变化特性识别目标的形状、大小和空间运动特征

3、2.2雷达对抗2.2.1雷达对抗的定义和分类>雷达对抗是以雷达作为主要作战对象的一种电子对抗行动,其定义是:采用专门的电子设备和器材,对敌方雷达进行侦察、干扰、反辐射攻击,削弱或破坏其有效使用的各种战术技术措施的总称。>雷达对抗的包含雷达侦察、雷达干扰和反辐射攻击、雷达隐身和综合雷达对抗。>雷达侦察是利用雷达侦察设备探测、截获和测量敌方各种雷达电磁福射信号的特征参数和技术参数,通过记录、分析、识别和輻射源测向定位,掌握敌方雷达的类型、功能、特性、用途、部署地点以及相关武器或平台的属性与威胁程度的一种电子侦察行动。>雷达侦察按用途可分为雷达情报侦察、雷达技术侦察、雷达成胁告警及引导

4、干扰和杀伤性武器攻击4大类。>雷达干扰是利用干扰设备或器材发射干扰电磁波或反射、吸收敌方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对敌方雷达实施压制性或欺骗性干扰,以破坏或削弱敌方雷达对目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的一种电子干扰行动。>雷达干扰可根据其干扰源性质、战术应用和战术效果进行分类。>按干扰源性质分类,可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类>按战术应用方式分类,可分为支援性干扰和自卫性干扰两类>按干扰效果分类,可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反辐射攻击是应用反辐射武器(包括反辐射导弹、反辐射无人机和反辐射炸弹等),以敌方雷达輻射的电磁信号作为制导信息,跟踪和摧毁敌雷达辐射源的一种摧毁性手段,通常称为电子硬杀伤。>其

5、基本功能是与雷达干扰配合使用,直接攻击敌方各种防空雷达和杀伤操作人员,使其雷达造成永久性的毁坏,有效地压制敌防空系统,掩护己方顺利完成空中进攻作战任务。>其基本任务是:利用反辐射导弹、反辐射炸弹和反辐射无人机摧毁敌雷达辐射源。主要用途如下:>综合雷达对抗是综合使用雷达侦察、雷达干扰和反辐射攻击等手段对敌探测预警网和拦截打击网中的雷达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手段的电子侦察和软硬杀伤,以全面瘫痪敌探测预警网和拦截打击网,使敌无法组织有效的进攻或防御。>综合雷达对抗技术包括综合雷达对抗侦察、综合雷达干扰、综合雷达攻击和综合雷达对抗控制四个方面>(1)全领域的对抗>(2)对捷变参数的快速对

6、抗(3)全时空的对抗(4)多干扰样式多目标对抗>(5)自适应对抗>(6)综合对抗2.3雷达对抗的发展趋势>(1)扩展雷达对抗的频率覆盖范围>(2)提高雷达侦察、告警接收机的性能>(3)人工智能在雷达对抗中的应用>(4)发展计算机实时控制的自适应雷达对抗技术(3)研究分布式干扰技术(4)研究毫米波电子对抗技术(5)探讨低截获概率雷达的侦察和干扰系统(3)研制新型无源干扰器材和投放技术2、雷达对抗装备的发展趋势>雷达装备趋于综合集成化>加速发展升空的无人机雷达对抗平台发展平台外一次性使用的有源雷达诱饵加强反雷达硬杀伤能力>>无源探测定位系统在未来防空系统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