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

ID:20592130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4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_第1页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_第2页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_第3页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_第4页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兰诗导学案和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共计2课时课题:《木兰诗》课型:讲读课【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力争熟读成诵。2、分析木兰这个人物形象。3、学习古代劳动人民保家卫国的热情。【学习重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学习难点】: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课件准备】白板【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课堂过程】【自学质疑】1、知识链接:《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交相辉映。它以浓挚的感情

2、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2、说说你以前所了解的木兰,你认为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流传的原因。3、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注音:机杼()可汗()_鞍鞯(_)辔头()鸣溅溅()_金柝(_)燕山()旧时裳()4、课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你喜欢吗?跟小组同学说说喜欢的原因。【合作探究】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请同学们听老师

3、朗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节奏。2、下面,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正确、流畅、放声地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找一位同学大胆地站起来读一读全文。3、同学们,要想把课文读的更顺畅,更明白,我们还得掌握一些字词句的含义,请大家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哪儿有疑问,做上标记。(小组合作交流,边读边译)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找学生解释)理解了字词句的含义,同学们应该知道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来,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4、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找出文中语句分析。5、你认为诗中刻画木兰英雄形象的笔墨多一些,还是

4、作为一个普通女性的形象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么写呢?6、作者用民歌体裁,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勤劳孝顺、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歌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积累的优美诗句,现在,请大家自由背诵喜欢的句段,比一比,看谁背的又快又准。【展示提高】一填空题《木兰诗》选自(代)___编的____是____朝时_____。它与_____并称为“乐府双璧”。二解释下列词语1木兰当户织()2惟闻女叹息(_)3军书十二卷(_)4愿为市鞍马()5旦辞爷娘去(_)6万里赴戎机()()7朔气传金柝(_)8策勋十二转(_)9赏赐百千强(_)10出郭相扶将(_)11关

5、山度若飞(__)12对镜帖花黄(_)三原文填空1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  7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8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3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_

7、________________  14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拓展】1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2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3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4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5本文写木兰代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