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

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

ID:20653339

大小:1.49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0-14

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_第1页
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_第2页
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_第3页
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_第4页
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损益分析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结论............................................................................................................................60参考文献....................................................................................................................6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65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66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66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3、....................66致谢............................................................................................................................67-III-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质量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人们自身可能也察觉到了质量在现在社会里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买到质量差而价格高的产品后,你绝不会再去买同样品牌的产品,而那些质量好、价格相对便宜,即性价比高的产品将

4、是你今后购买的首选。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不断的提高,在质量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会提出更多、更新、更严的要求。尤其是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会更加挑剔。同时,生产厂家和商业店家的产品责任和服务责任也日益加重,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些都构成了质量竞争的基本内容。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国际上的质量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采用价廉质次的倾销政策已难以取胜,能够致胜的最重要的法宝就是产品与服务的优良质量。正如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哈林顿所说,这是一场不用枪炮的战争,是一

5、场商业战争,战争中的主要武器就是产品质量[1]。基于国际上严酷的质量竞争形势,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在1996年12月颁布 了《质量振兴纲要》(1995-2010年),这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指导我国 质量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文件。纲要实事求是地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质量工 作取得的成就,在对我国质量和质量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过5年至15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主要产业的整体 素质和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跃上一 个新台阶的奋斗目标。纲要还明确了为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包括宣传教 育、政策法规、技术进

6、步、科学管理等各方面协调配套的保证措施。纲要的颁 布和实施,不仅大大地促进我国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且为提高我国 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己经加入WTO的中国市场更加的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也日益步入国际舞台。因此,质量的竞争也更加的严峻。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产品生产大多存在 着较为严重的质量不足问题。所以,质量管理成为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赢得 竞争的首要选择。随着质量的提高,质量损失逐渐减少,但质量成本的投入却-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逐渐增加,这就引出了早

7、期质量成本模型的出现。质量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点。但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都是以质量不足为管理的重心,以质量成本最低为衡量标准。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品质量,以使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质量成本管理研究者们也一直认为质量成本最低是质量最佳状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几十年来在质量管理上的不懈努力,现代产品的质量已有了明显地提高。人类社会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整体性飞跃,质量过剩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种情况的变化决定了不能再忽视质量过剩问题,对质量成本概念应当加以重新定位,使之完整化,包含质量不足成本和质量过剩成本两个部分。传统质量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