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读不厌,读有收获

百读不厌,读有收获

ID:2083523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6

百读不厌,读有收获_第1页
百读不厌,读有收获_第2页
百读不厌,读有收获_第3页
百读不厌,读有收获_第4页
百读不厌,读有收获_第5页
资源描述:

《百读不厌,读有收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百读不厌,读有收获【】G252.17【】B【】1001-4128(2011)07-0233-01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阅读目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但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广而不持久,自制力也不强。那么,在低年纪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不厌其烦地,反复地读书,并且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呢?总结自己及周围各位名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反复的朗读训练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到读书有趣,读起来轻松愉快。因此,教学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精心设计和组织灵

2、活多样的朗读训练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自由地想,自由地议,尽情地演,促其充分地读,让他们在读中感知,读中悟情,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现将具体做法小结如下:  1紧扣题眼,激发兴趣,促其初读,整体感知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众多事实也证明,激发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浓厚兴趣,这一般是从解题开始的。课题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的思想之源

3、,因而解题是语文教学中不可低估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好解题的艺术,可以引起悬念,激发学生追根究底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兴趣。语文课本第三册中的《狼和小羊》是一个寓言故事,趣味性强,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知识和经验背景,教学时,我开门见山,直接出示课题,提问:“看到课题,小朋友们心里想到了什么问题呢?”这一小小的问题犹如一颗小石子激起孩子们心中的波澜,孩子们纷纷举手提问:“老师,狼会吃掉小羊吗?”“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狼那么凶恶,小羊那么善良,它们怎么会在一块呢?”……综合问题不难发现。孩子们一颗善良纯朴的心:大家都十分

4、关心小羊的最终命运如何。于是我趁热打铁追问:“狼和小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接着顺势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积极地去借助汉语拼音认真读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抓住重点,鼓励质疑,引导细读,读中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低年级儿童好奇、好问、好胜,因此,细读训练中,我常常抓住课文重点处,鼓励学生勤于动天君,认真探寻“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包括字词句的意思及的情感等)。还有什么地方实在读不懂?”并且借助竞争机制,看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看谁最爱提问题?把学生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

5、以疑促读,遇到重点适时地给予点拨,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反复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课本第三册中的《水乡歌》是一首诗歌,语言清新活泼,歌咏了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反复地自由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学思考:我从中读懂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并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然后集体交流、相机点拨,帮助学生抓住“处处”“荡”体会水乡的水多而秀美;抓住“飘”和“像”这个比喻词体会水乡的船多而轻快;抓住“装满”“新生

6、活”体会水乡的歌多而愉悦。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朗读,认真地体会的情感,揣摩朗读的语气。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勤于求索的精神。  3考虑体裁,运用表演,以动促读,动中显情  低年级儿童充满稚气,他们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乐于模仿。据此,低年级课文大多是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便于表演。因此,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投其所好,以动促读,让学生在充分地读书过程中,去大胆想象,积极思维、思考,根据内容该用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去演,以什么样的语调去说才能最吸引人、打动人的心。这样

7、,不仅调动学生去积极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读中感悟,熏陶了情感,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了学生的体态语言与口头表达的和谐统一。《乡下孩子》也是一首诗歌,通过乡下孩子游戏、劳动等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描写,创造出优美动人的意境,抒发了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在学生把诗歌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为了引导孩子们读得有感情,我启发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大胆地想象、创造,一边朗读一边尽情地展现自己的肢体语言,自然地流露面部表情。这样以动促读,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大家都能积极地去读书,思考如何表演才能动中显情。  4寻找契机,创设情境,熏陶情

8、感,培养语感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文质兼美,并配以形象、鲜明的画面,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个美丽的世界,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地利用图画,挖掘教材,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去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