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ID:20902559

大小:1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7

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嵊州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嵊州市XX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数学命题人:许华萍审核人:张正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长为4cm,9cm的两根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4cmB.5cmC.9cmD.14cm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B.等角的余角相等C.钝角三角形一定有一个角大于90°D.同位角相等4.若a>b,则下列式子正

2、确的是()A.-2015a>-2015bB.2015a<2015bC.2015-a>2015-bD.a-2015>b-20155.下列三条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B.1、2、C.5、12、13D.6、10、86.如图所示,△ABC中,AC=AD=BD,∠DAC=80°,则∠B的度数是()A.40°B.35°C.25°D.20°7.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A′O′B′=∠AOB的依据是(  )A.(SAS.)B.(SSS.)C.(ASA.)D.(AAS.) 8.若x,y满足

3、

4、x-3

5、+=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12B.14C.15D.12或159.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A.BC=EC,∠B=∠EB.BC=EC,AC=DCC.BC=EC,∠A=∠DD.∠B=∠E,∠A=∠D10.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直线a,b,c分别通过A、D、C三点,且a∥b∥c.若a与b之间的距离是4,b与c之间的距离是8,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A.70B.74C.80D

6、.144 二、填空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ABC中,AB=AC=4,∠A=60度,则△ABC的周长为      .1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8和6,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___13.如图所示,∠C=∠D=90°,可使用“HL”判定Rt△ABC与Rt△ABD全等,则应添加一个条件是      .14.如图,AD⊥BC于点D,D为BC的中点,连接AB,∠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O,连结OC,若∠AOC=125°,则∠ABC=      .第13题第14题第1

7、7题15.使不等式成立的最大的整数解是.16.若a>b>0,则a2>b2,它的逆命题是      (真或假)命题.(第18题)17.如图,在△ABC中,AB=6cm,AC=3cm,BC=5cm,点D、E分别在AC、AB上,且△BCD和△BED关于BD对称,则△ADE的周长为      cm.18.如图,△ABC中,∠BAC=110°,EF,MN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如果BC长为不等式3x﹣1<4x﹣5的最小整数解,那么△FAN的周长为cm,∠FAN=.19.观察下面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4,3,5

8、;②6,8,10;③8,15,17;④10,24,26;请你根据规律写出第⑤组勾股数是      .20.如图钢架中,焊上等长的13根钢条来加固钢架,若AP1=P1P2=P2P3=…=P13P14=P14A,则∠A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50分21.解不等式:并将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6分)22.如图,已知△ABF≌△DEC,说明AC∥DF成立的理由.(8分) 23.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2.5米,顶端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

9、.5米时,求滑杆顶端A下滑多少米?(8分) 24.如图,在Rt△ABC中,∠ACB=90°.(1)用尺规在边BC上求作一点P,使PA=P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P,若AC=4,BC=8时,试求BP的长.(8分)25.如图,在△ABC中,AB=AC,点E在CA延长线上,EP⊥BC于点P,交AB于点F.(1)求证:∠E=∠AFE;(2)若AF=2,BF=5,△ABC的周长为m,求m的取值范围.(8分)26.如图,已知△ABC中,∠B=90°,AB=8cm,BC=6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

10、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1)出发2秒后,求PQ的长;(2)出发几秒钟后,△PQB第一次能形成等腰三角形?(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求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12分) 四、附加题(共20分)1.给出以下五个命题:①若a,b,c为实数,且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