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 乐写 善写

想写 乐写 善写

ID:21107643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想写 乐写 善写_第1页
想写 乐写 善写_第2页
想写 乐写 善写_第3页
想写 乐写 善写_第4页
资源描述:

《想写 乐写 善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想写乐写善写“写话”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阶段目标里的一项学习内容。它是为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作文打基础的。但在调查中我发现:我班共43人,每天自愿写一段话的人数为3人,只占全班人数的7%,能从写话中体验到快乐的也不过是10%,写话时遇到困难后想办法解决的也只占全班人数的15%。可见,班中学生写话兴趣不高。经过数据统计、个案分析,造成这种局面有以下原因:(1)学生词汇量少,会说的字词不会写,头脑中积累的词汇贫乏,为孩子写话造成了一定的困难;(2)社交范围小,孩子每天只接触学校、家庭这样的小范围,写作的空间越来越小;

2、(3)孩子不会观察,没有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走马观花似的看事物,没有自己的新看法。我想这和教师写话指导方法不当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打好基础,敢于写,乐于写,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一)从培养孩子“玩”入手什么样的说教也不及亲身体验来得有效。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现实生活中“玩”的过程作为“课本”,让孩子用整个心灵来感知。例如,在每周一节的校本活动课上,我都拿出10~15分钟让学生“玩”。最开始是我教他们“玩”,之后是由学生担当“老师”教大家“玩”,有

3、时也可以自找朋友“玩”。因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自发的活动,可以看作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源泉。自主学习首先是内心深处有“想学”的要求,渐渐感觉到必须学。因此,把玩和学结合起来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在教孩子们“玩”后,教师就可以提出要求──写“玩”的经过。孩子们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玩”,都会争先恐后地挥笔。一个孩子写道:我最喜欢的是校本课,因为,在课上我们可以玩游戏,这是其他课不允许的,我们都喜欢玩,也乐于把玩的过程写出来。还有的学生这样写道:今天我们玩“模仿课堂”的游戏,我们规定好“老师”和“学生”的角色,

4、表演上课时的情景,“老师”提问“学生”答,或“学生”提问“老师”答,不知不觉中我们学会了怎样提问和怎样回答。孩子在校园生活中体验了“想玩──会玩──有意思──还想玩──学会写──乐于写”的过程。(二)把“写话”与“口语交际”联系起来例如,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买文具》,按照教学目标上完课后,我布置了一次“写话”训练:《买文具》。要求孩子们把自己亲自到商场买文具的经过写下来。之所以安排这种训练是因为凡是上学的孩子都有过买文具的经历,这很贴近他们的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

5、,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的确,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次“买文具”的写话训练,效果出乎预料地好,不但文字通顺,语言也生动活泼。有的学生竟然写了三四百字!为了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和乐于“写话”,我还作了这样的安排──让每个孩子上台去把自己写的《买文具》一文读给大家听,同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只要上台读完所写的内容就掌声鼓励和嘉奖五朵“小红花”。读得大声清楚的就在“五”的基数上再加;读得大声清楚、有感情,写得通顺的,就再次上涨“小红花”的数目。孩子们由此形成了良好的积极的写作心理。(三)活用课本指导“写话”站

6、在21世纪的讲台上,不但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还要积极探究教法,大胆进行实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用课本来学习而且还要学以致用。例如,在上完第三册《坐井观天》后的扩展生动中,我问孩子们:“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续编第四次对话。一个孩子说道:“一天一个农民伯伯到井边打水,这时,青蛙跳进了木桶出了井口。眼前的一切令它惊呆了。看!远处是蓝蓝的、高高的天空;天空下面是一座座起伏的小山;近处是一片片碧绿的小草,小草从中盛开着一朵朵漂亮的小花。怎么和我在井底看到的

7、世界不同了!看来我是真的错了,我要向小鸟道歉。从此以后,小青蛙再也不回井底了,它要搬新家啦!”听了孩子们的叙述,我随机说道:“孩子们!我们编的故事真好,要是能把自己刚才说的写出来,那就更棒了!试试看,能写吗?”一节课下来,多数孩子都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写出来了,而且都完成得比较出色。我抓紧时机给予他们赞扬和鼓励,孩子们“写话”的热情更加高涨。当我们学完《小柳树和小枣树》后,有个孩子竟然主动地问我:“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写写同学之间的事?”看到孩子们主动“写话”的劲头,我欣然表示:“当然可以。写好了,我们再搞一次‘

8、写话’朗读比赛!”二、渗透观察的方法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则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缺少发现。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习惯。(一)观察要有顺序小学生写话,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