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

ID:21168159

大小:121.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0-20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_第1页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_第2页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_第3页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_第4页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  内容提要: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若要从徘徊中走出来,必须要打破哲学因果关系的禁锢,这就是一个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教条中摆脱的问题。实际上,刑法因果关系也根本不是哲学因果关系的具体运用,刑法因果关系的定型性、规范性,都是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刑法学所独有的。更为极端地说,刑法因果关系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应当否定的: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条件关系。所谓刑法的回归,主要是指从刑法本身而不是从哲学等学科来寻求理论依据的一种研究趋向。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哲学化去哲学化条件说    因果关系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刑法

2、中最为混乱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对我国因果关系理论的嬗变过程进行梳理,从而勾勒出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从哲学化到去哲学化的演变轨迹,同时也是一个逐渐摆脱苏俄刑法学的影响,融入德日刑法学的过程。  一、苏俄哲学化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及其对中国的至深影响    (一)苏俄刑法因果关系的哲学化过程及其实质    我国的因果关系理论是从苏俄引进的,因此,苏俄因果关系理论就成为考察我国因果关系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苏俄刑法学关于因果关系问题的讨论,从一开始就被哲学化了,并且陷入了意识形态的纷争。例如皮昂特科夫斯基等指出:对于因果关系概念的看法,只能有完全相反

3、的两种基本观点,即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唯心主义的观点。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因果关系是人们意识之外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而从唯心主义的观点来看,在外部世界各种现象之间,客观的、人们意识之外的因果关系是不存在的;因果关系就是我们为认识各种现象而有意识地在诸现象之间建立的一种假定关系。⑴    在哲学上,因果关系理论确实可以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那么,能否简单地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套用在刑法的因果关系概念中来呢?我以为,这是值得反思的。      苏俄刑法学在批判所谓资产阶级的条件说与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基础上,开始了对

4、刑法因果关系的探讨。例如皮昂特科夫斯基除了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必然与偶然的范畴寻找根据以外,还从黑格尔关于应该根据犯罪的客观特征来区分犯罪的必然结果和偶然结果的思想中寻找灵感,由此出发提出了必然因果关系的概念,并且确立了行为者对其行为之必然结果应负(虽然也不一定永远负)刑事责任,对其行为之偶然结果则不应负刑事责任的原则。皮昂特科夫斯基指出:关于刑事责任问题,只有在某人该种行为之必然结果的关系上,才能成立,也就是说,该种行为在外界之结果,乃是在该种具体条件下,实行此种行为之真实可能的结果,乃是法则性所产生之结果。某人该种行为之一切偶然结果,已超出刑

5、法的注意范围以外。对此种偶然结果,行为者无论在何种条件之下皆不负刑事责任。只有因果必然关系对刑法富有意义。⑵    皮昂特科夫斯基的观点被称为必然因果性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许多苏俄学者的支持。例如杜尔曼诺夫1945年发表的《因果关系学说的一般原理》一文,赞同必然因果关系理论。只不过对必然因果关系理论作了某些修正,认为应该将引起结果的行为区分为原因行为和条件行为,只有原因行为才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条件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采列捷利1949年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一文,亦持有与杜尔曼诺夫相同的见解,将对于结果发

6、生具有积极的、能动性质的行为视为是造成社会危害结果的原因。⑶可以说,必然因果关系理论在一个时期成为苏俄刑法学的通说。    必然因果关系理论强调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将偶然发生的结果排除在行为的结果之外,实际上是否认了偶然因果关系。这一理论在1950年遭到批判,其中最著名的批判来自另一位苏俄学者库德里亚夫采夫。库德里亚夫采夫的批判包括政治的与哲学的两个方面。正如皮昂特科夫斯基首先寻找马克思主义根据,库德里亚夫采夫的批评也是从政治批判开始的:正当我们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为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法的科学的党性和纯洁性而进行坚决斗争的时候,皮昂特科

7、夫基教授不仅继续传播反动的德国哲学,而且把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相混淆这种混淆是布尔什维克党早已谴责过的,企图把它贯彻到苏维埃实际中去。⑷    对马克思主义因果关系理论的歪曲,这是一种十分致命的政治指责,这就使得学术批评披上了政治外衣具有更大的杀伤力。那么,皮昂特科夫斯基的必然因果关系理论是如何违反马克思主义的呢?苏俄学者特拉伊宁从哲学上作了以下论证:大家都清楚地知道,马克思主义有偶然与必然两种范畴之分。另一方面,大家也知道,刑法中有免除刑事责任的偶然事件(意外事件)的概念。这样一来,唯物辩证法讲到了偶然;而刑法则谈到了偶然事件。在这种

8、名词相似的基础上,为从事研究的人员开创了一个诱人的机会:可以绕过马克思主义关于因果性学说的一切其他原理,来解决刑法中因果关系的问题。而教科书(指《苏联刑法总论》,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