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

ID:21461181

大小:12.95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8-10-18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_第1页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_第3页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关于胶囊内镜什么是胶囊内镜胶囊内镜发展史胶囊内镜(Capsuleendoscopy)胶囊内镜是由吞入的内镜胶囊在胃肠道内的移动过程中摄取图象,通过传感器无线传送到记录仪并记录的检查方法。胶囊内镜的问世为胃肠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的诊治带来了突破,使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得以实现。胶囊内镜基本构造胶囊内镜发展史(一)在胶囊内镜正式问世之前,经历了长达20年的酝酿、构思和研发过程1981年1998年2001年2004年首次有人萌发研制无线内窥镜的设想世界上出现第一个实验用胶囊内镜雏形全球首家胶囊内镜问世中国

2、第一个胶囊内镜在重庆诞生胶囊内镜的历史1991“TinyMissile”concept小型导弹概念1994CMOSimaging(patent)CMOS成像专利1996“Livepigtransmissions”动物测试PaulSwainGavrialIddan胶囊内镜发展史(二)国产OMOM胶囊内镜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研制成功。同年,由张齐联教授担任负责人,分别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四家医院同时进行并顺利完成临床实验。临床实验启

3、动仪式胶囊内镜的构成OMOM胶囊内镜系统由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和手持无线监视仪(选配)组成。主要有2种选配:配置一: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智能胶囊06手持无线监视仪(选配)配置二:OMOM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笔记本电脑)U-CAM手持无线监视仪(选配)检查过程简单胶囊内镜检查过程很简单吞服胶囊拍摄记录回放观察新一代胶囊金山公司推出新版胶囊图像更清晰:图像分辩率大大提高,有效减少运动模糊操作更简便:自助式报告单,自带光盘刻录功能,简化医生操作功能更强大:图像筛选功能,图像增强功能,PACS系统接口预留,方便信息

4、化管理图像筛选功能新一代智能胶囊内窥镜系统具有图像筛选功能,能自动滤除图片中的相似图片,减少医生的读图量,节省医生的读图时间。整个相似图片排除处理过程只需10~15分钟时间,能排除一半以上患者相似图片,使医生的读片时间缩短到最快只需15分钟,大大减少医生阅片时间,减轻医生工作量。食管齿状线食管炎胶囊内镜图片效果胃内正常图片:胃内病变图片胃窦充血胃窦糜烂胃内小溃疡胃体条形糜烂胃手术后疤痕幽门孔周围斑片状糜烂十二指肠降部溃疡电子胃镜与胶囊内镜对比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多发溃疡胶囊内镜下降部多发性溃疡小肠内正常图片小肠内病变图片蛔虫病钩虫

5、病空肠粘膜缺失小肠憩室空肠上段活动性出血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灶小肠息肉小肠多发黄色瘤(以空肠多见)小肠寄生虫小肠线虫结肠内正常图片结肠内病变图片结肠炎结肠片状充血结肠多发息肉镜头覆盖异物结肠憩室结肠息肉样增生结肠胶囊与普通结肠镜结肠镜胶囊内镜图像未增强前后图片质量对比图像未增强图像增强后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胶囊内镜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动物实验【1】表明,CE对小肠疾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和92%。1.AppleyardM,ZiremanZ,GlukhovskyA,etal.Gatroenter

6、ology2000;119:1431.胶囊内镜的诊断地位通过对全球有关小肠出血的临床试验报告和出版物的综合研究,在小肠黏膜损伤方面胶囊内镜检出结果非常明显小肠出血:胶囊内镜检出率比其他诊断方法平均高21%疑似CD:在疑似克罗恩氏病的检出率方面不低于其他任何诊断手段全球医师比较接受的观点是胶囊内镜在小肠黏膜损伤检查方面可以与小肠镜同比或优先。而且明显优于其他诊断手段。CareyEJ.GastroenterolClinNorthAm2005;34:719–34CE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及缺铁性贫血;慢性腹痛或腹泻

7、疑为小肠器质性疾病所致;疑似克罗恩病、小肠肿瘤;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疑似或难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等);检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小肠黏膜损害;其他检查提示或怀疑小肠影象学异常,临床上需要排除小肠疾病者;观察胃肠道手术吻合口情况。中华消化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CE在国内应用的主要适应症胶囊内镜对肠腔内的溃疡、糜烂、粘膜下隆起、寄生虫、异物(毛发、塑料)等均能清楚显示,而且未发现胶囊内镜所致的组织损伤,因而可用于不明原因腹痛、腹泻、放射性小肠炎等的诊断。中华消化

8、内镜学会胶囊内镜临床应用规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8,25:337-338CE诊断OGIB◆常规检查手段难以诊断OGIB◆CE对OGIB的诊断价值小肠出血常规检查手段难以诊断OGIB每年因消化道出血导致住院治疗者超过了300000例,大约10%~20%的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