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ID:21690034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3

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_第1页
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_第2页
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_第3页
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_第4页
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1984-),女,陕西榆林人,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齐安瑾:船山继承了宋明儒学统一宇宙论与道德论的思想脉络,对“四德”这一重要论题给予了创造性诠释。他首先用“天德”、“人德”两范畴指称道学体系内天道之元亨利贞与人道之仁义礼智;其次提出了天德体用相涵、人德以诚、智、仁为统的理论特征;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以“性德”这一形上范畴来贯通天德与人德。而且船山将天德性德人德的统一视为君子身心修炼的最高标准,使“四德”成为他重建儒学正统的核心理论之一。现代新

2、儒家唐君毅先生吸收了船山的天德、人德范畴,并将“天德流行境”视为心灵九境之最高境界,使“四德”成为现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颇具独立性的命题。  关键词:四德;天德;人德;性德  :B249.2:A:1004-7387(2012)01-0028-05王船山的哲学旨归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即有诸多研究,但多侧重其“道器”、“理气”、“理势”、“理欲”等范畴并以此将船山哲学界定为唯物论哲学。事实上,船山作为清初道学系统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德”论才是其哲学的根本内涵,“四德”则是其“德”论的核心。从早期的《周易外传》、中期的《读四书大全说

3、》、《诗广传》,直至后期的《张子正蒙注》,“四德”贯穿了船山整个学术体系,本文即以船山此类著作为文本,梳理并分析船山的“四德”思想的独特内涵及其在中国现当代哲学中的展开。  一、“四德”序说  在中国哲学中,“四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其本义,指乾之“元亨利贞”;其二则为其拓展义,指人之“仁义礼智”。  前者语出《周易·文言传》。《周易·乾卦》有云:“乾,元亨利贞。”《文言》释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南北朝时期易学家周弘正从天地人三个角度去解

4、释乾之四德,他以天之元亨利贞为春夏秋冬,以地之元亨利贞为木火金水,以人之元亨利贞为仁义礼信,指出元亨利贞此四德有坐、养、成、终之义,象征了事物从始至终的变化发展过程;唐孔颖达则将元亨利贞看成是阳气使万物生存、和谐、具有条理和坚固完善的四种德行,并以元为万物生长之始,贞为万物生成之终。[1]当然,元亨利贞并非必然以四德之面貌专于某卦,而是以元、亨、利贞或亨利贞等形式而存于某些卦辞或爻辞中,如元之见于坤、大畜卦的爻辞中,亨利贞见于兑、小过的卦辞中等。[2]无论乾之元亨利贞四德是以何种形式出现,它主要是从自然哲学角度强调宇宙的循环往

5、复、永无休止的变化过程,并将这一过程拓展到整个人类社会及历史。  后者则本于孟子。孟子将仁义礼智作为一个整体指称人之四德,并将之作为人内在的自觉的道德意识,如《孟子·公孙丑上》所云“人之有四德,犹有四体也”。此外孟子还提出“仁义忠信”、“孝悌忠信”两个四德条目。[3]汉儒亦将“仁义礼智信”统称为“五常”。朱子虽亦讲五常,但因要与乾之四德对应而逐渐抛离了信,直取仁义礼智,当然这不仅是因为要把人之四德与天之四德相对应,而且在于朱子认为五常对应于五行,而信如五行之土,它只是证实了仁义礼智的实有。[4]故而逐渐形成以“仁义礼智”为人之

6、四德的历史传统,这一传统无疑明确指出了“四德”在伦理道德领域的合理性,这不禁为后来将天之元亨利贞四德与人之仁义礼智四德对应讨论奠定了基础。  将乾之元亨利贞四德与人之仁义礼智相对而论始于《左传》,但它只是简要地将元与仁、亨与礼等联系起来,如其云“元,体之长也,……体仁足以长仁”、“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等等。[5]至宋明,该对应关系才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天道的元亨利贞与人道的仁义礼智的统一逐渐成为道学的重要论题之一。如程明道明确肯定“元”就是“仁”,将宇宙论范畴与道德论范畴连接起来。朱子更是将仁义礼智四德提升为与元亨利

7、贞四德一样的自然之德,用之描述自然流行的阶段变化。[6]船山的四德论思想可谓是对宋明理学统一宇宙论与道德论的思想脉络的继承,他明确将天道之元亨利贞称为天德,将人道之仁义礼智称为人德,并提出以“性德”这本体论范畴来贯通天德与人德,如下我们详细论述之。  二、天德即元亨利贞  船山四德论的第一层内(1984-),女,陕西榆林人,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王船山“四德”思想研究齐安瑾:船山继承了宋明儒学统一宇宙论与道德论的思想脉络,对“四德”这一重要论题给予了创造性诠释。他首先用“天德”、“人德

8、”两范畴指称道学体系内天道之元亨利贞与人道之仁义礼智;其次提出了天德体用相涵、人德以诚、智、仁为统的理论特征;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以“性德”这一形上范畴来贯通天德与人德。而且船山将天德性德人德的统一视为君子身心修炼的最高标准,使“四德”成为他重建儒学正统的核心理论之一。现代新儒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