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

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

ID:21830881

大小:865.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25

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_第1页
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_第2页
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_第3页
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_第4页
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气装配工艺和过程检验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钢板下料工艺守则SZ-011总则1.1本守则公差依据JB/T6753.2-93《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剪切件的一般公差》制定,适用于我企业产品钢板下料工序之用。1.2所用原材料除特殊要求外,应符合相关标准。2设备、工具及量具剪板机、搬手、盒尺、钢板尺及角尺等。3工艺过程3.1看明图纸、技术要求并核对来料有无差错。3.2剪板机油杯注满润滑油,检查电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检查有无其它事故隐患。3.3装换刀片时,刀槽要清洁,刀要放正,螺钉紧固要均匀。3.4检查刀口间隙是否为所裁料厚的6%。3.5调整制板尺寸、角度,使其符合技术要求。3.6试车运转正常

2、后试料,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加工。4要求4.1下料前应先对板料沿长度方向齐边,然后沿宽度方向取直角边齐边。4.2下料时首件必须检查,加工中进行抽检,使其符合要求。4.3加工完的料应码放整齐,并按要求进行标识。4.4加工完毕,余料、残料要清除干净。4.5加工时操作要符合剪板机使用要求。5检查5.1下料不得有咬边、拉伸现象,下料毛刺不得大于0.2mm。5.2下料长度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表1.尺寸允许偏差mm尺寸范围(料厚≤3)允许偏差~30±0.3>30~120±0.5>120~400±0.8>400~1000±0.91000~2000±1.2200

3、0~4000±1.65.3下料垂直度公差用对角线测量法表示,其绝对值偏差见表2。表2.对角线允许偏差mm尺寸范围(料厚≤3)绝对值偏差>120~4001.0>400~10001.8>1000~20002.6>2000~40004.06安全6.1料未放稳前,不要把脚放在踏板上,以免造成质量和工伤事故。6.2操作者应了解剪板机性能,操作时应精神集中。6.3主操人员应与辅助工紧密配合,指令统一。6.4剪板机上禁止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要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6.5设备应按要求进行保养,防护装置应安全可靠。划线、钻孔工艺守则SZ-021总则1.1本守则公

4、差值依据JB/T6753.3-93《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冷冲压件的一般公差》进行控制,适用于本企业结构加工划线、钻孔工序之用。1.2加工前要明确技术要求,核对来料无误。2设备、工具与量具钻床、划针、样冲、榔头、钻头、丝锥、盒尺、角尺、钢板尺等。3工艺过程3.1划线时必须符合图纸标注的尺寸、孔型和技术要求,要正确选择基准线和基准面。3.2划线时划针尖端要紧靠钢板尺,以免出现尺寸误差。划线要清晰准确,一次划成,避免重复。3.3对于标准尺寸或数量较多的孔应尽量使用样板。3.4划线后要仔细核对,要用白粉笔标明加工位置和规格。3.5点样冲眼时要对准线

5、中,样冲要摆正。3.6钻孔时应按要求选择钻头,钻孔后要去毛刺。3.7攻螺纹前钻孔直径的确定见表1,攻螺纹时丝锥要摆正,压力要均匀。表1mm螺纹直径钻头直径32.543.354.265.086.7108.51210.21614.03.8钻孔不得有偏斜,孔距尺寸偏差见表2,孔中心距料边缘尺寸偏差不大于±0.5mm,钻孔毛刺不大于0.2mm。表2.mm孔中心距、孔组中心距极限偏差~6±0.1>6~30±0.2>30~120±0.3>120~400±0.6>400~1000±1.0>1000~2000±1.04安全4.1保持设备清洁,定期加油、维护保养。

6、4.2小件钻孔时应用平口钳或专用夹具夹紧。4.3钻孔时不应带手套,操作时要精神集中。折弯工艺守则SZ-031总则1.1本守则公差值依据JB/T6753.3-93《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体公差金属冷冲压件的一般公差》制定,适用于本企业产品结构零件曲弯加工工序之用。1.2凡图纸未注明特殊要求的零件均按本手册执行。2设备、工具与量具折弯机、盒尺、卡尺及榔头等。3工艺要求3.1需曲弯的零件经上道工序检验合格方可加工。3.2加工前应看明图纸各部尺寸、要求、曲弯方向及辅助说明。3.3钢板曲90°弯展开料计算按经验公式:R=2-3L=A+B-2δ(δ≤4)R=6-8

7、L=A+B-2δ+1(δ≤4)R:曲弯半径L:展开料尺寸A,B:曲弯后的两边长δ:钢板厚度4工艺过程4.1选好折弯机下模槽口后,开正车,将操纵部分置于微动位置,拉动或脚踏开关机构使滑块徐徐下降,装入上模并检查上模是否对正下模槽中心,酌情调整下模托两端螺杆,使上下模中心线重合。4.2使滑块降至下死点位置,根据钢板厚度和曲弯角度适当调整上下模间隙,间隙不小于板料厚度的一倍,切忌将上床身降的过低,以防发生事故。4.3上模具长度应大于所曲工件的长度,在曲制门类零件时,可拼接上模具,使上模总长度小于工件长面尺寸20~50mm,如确无法达到时,允许各上模间留

8、有间隙,但不得大于10mm。4.4按尺寸要求调整前(后)制板,将试料紧靠制板并操纵折弯机动作一次,检查试料角度和尺寸并做相应调整,直至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