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衡与左翼文学

论杜衡与左翼文学

ID:21990397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6

论杜衡与左翼文学_第1页
论杜衡与左翼文学_第2页
论杜衡与左翼文学_第3页
论杜衡与左翼文学_第4页
论杜衡与左翼文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杜衡与左翼文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杜衡与左翼文学:早期的杜衡加入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到普罗文学的大潮中,是倾向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家。三十年代,杜衡的作品写了革命浪潮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及他们内心的挣扎,带有左翼倾向。后期,与左翼文坛对立。  关键词:杜衡左翼文学  []:I206[]:A  []:1002-2139(2011)-18-0041-01  1928年,“革命文学”口号提出,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正式开始。文艺界开始大量翻译马克思文艺理论,广泛介绍西方革命文学的作品,积极地进行革命文学的创作。所谓的“左翼文学”,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左

2、翼文学思潮的背景下,在中国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影响下,以工农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为题材,或者以同情的笔调描写社会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的苦难生活的作品”[1]。那么,杜衡的作品中就有一些可以认为是革命文学或带有左翼倾向的创作。从他不同时期的创作及理论观点中,我们可以发现杜衡关于左翼文学观念的变化。      一  早期革命文学的翻译与创作。杜衡说:“从一九二六年下半年起,我却有整整一年之久没有写一些东西,而且也不想写。我做了新的梦;我当时很以为这次的‘投笔’(不是‘搁笔’)为欣幸,从此不打算再在文字方面发展。”[2]这里所

3、谓的新的梦即是杜衡与施蛰存、戴望舒投身革命运动,并一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一二”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着震旦大学。施蛰存、杜衡、戴望舒三人离开学校,暂时躲避。经过一番腥风血雨之后,杜衡与施蛰存等人主要致力于翻译和创作。之后,杜衡与施蛰存等人先后创办了带有革命文学色彩特征的《无轨列车》和《新文艺》。杜衡在《无轨列车》和《新文艺》上发表了《黑寡妇街》、《机器沉默的时候》,翻译了美国作家约翰·李德的《公判地实验》、《革命的女儿》、文艺理论论文小泉八云的《文学和政见》、苏联作家巴别尔的《盐》《多尔古索夫之死》,并为蒋光慈

4、的《冲出云围的月亮》写书评。  《机器沉默的时候》和《黑寡妇的街》是从正面描述工人斗争和罢工的小说;杜衡在《无轨列车》上翻译约翰李德的《公判地实验》后,唯恐读者理解不了李德的风格,又翻译了《革命的女儿》,并在“译者附笔”中介绍约翰李德是“革命的美利坚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尤其是历史学家”,“他依据着流浪的革命者的观点,向我们表现了热情和反叛”。从而可以看出,“杜衡早期是不折不扣的倾向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家”[3],杜衡参与了当时的普罗文学大潮。      二  三十年代,随着“左联”的成立,左翼文学的创作达到了高潮。杜衡参与

5、到《现代》的编辑工作,并在《现代》上发表大量的作品。此时的杜衡对西方左翼文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创作上的一些变化。当左翼作家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塑造光辉的人物形象,构建他们的浪漫的乌托邦时,杜衡却把他的笔触深入到底层人物的真正的生存现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普通人的悲剧性的存在,杜衡更多的写出了革命激情下普通人的现状。我们以杜衡在《现代》上发表的作品为例来说明杜衡对左翼文学观念的变化。杜衡在《现代》上发表的小说中以描述普通人生存现状的作品有《蹉跎》《墙》《人与女人》《在门槛边》《再亮些》等。  以

6、《人与女人》《在门槛边》为例。《人与女人》是《现代》第一卷第五期中的第一篇。珍宝哥哥一直在告诉珍宝女人和男人是一样的,可以做工养活自己。嫂子也是这样做的。珍宝刚开始遵从哥嫂的教导,用哥哥这句真理来约束自己。但是,她在接触王翠姐之后却对哥哥的这句真理产生了怀疑。最终选择了一条不辛苦工作却拥有金戒指的体面的生活,只是房子的男主人一直在变化。从事革命活动的哥哥也没有能够给嫂子体面地生活,哥哥被抓之后,嫂子也过上了珍宝一样的体面生活。这就是女人生存的道理。珍宝和嫂子都不是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他们是为生活所迫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普

7、通的女性。他们也受“男女都一样”的革命真理的影响,但是生活的压力却让他们无法真正去实现这个革命的真理。《在门槛边》是《现代》第二卷第四期的第一篇小说。从家乡逃出来的陈二南曾经信誓旦旦的对家人说大千世界一定会有他的容身之地,但是当他来到大都市的时候却发现养活自己是那么困难的事情。无奈之下做了纱厂把少爷的私人书记,也就是每月四十元的杂役。生活无忧,脑袋空空的过着生活。同学顾均给他看进步的报纸书籍、告诉他纱厂闹事情,他不理会。但是,他内心也有说不出的压抑。一次喝酒吹牛坐上了秘书,调查闹事情的人。虽然他知道顾均是闹事情的背后的策

8、划人,但是在关键时刻还是帮助顾均逃走。也意识到不能做走狗,心里也轻松了很多。杜衡并没有用积极、明快的基调来写陈二南革命的觉醒,没有口号式的宣告要革命,只是很平淡的描述出了陈二南内心的挣扎以及最后的一点点的领悟。  由上面的两部作品可以看出杜衡只是深入的写了革命浪潮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及他们内心的挣扎,没有浪漫的想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