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文学概述

左翼文学概述

ID:45665604

大小:1.79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1-16

左翼文学概述_第1页
左翼文学概述_第2页
左翼文学概述_第3页
左翼文学概述_第4页
左翼文学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左翼文学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节内容回顾1、30年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现在哪四个方面?思潮的分流;流派的多元;题材的拓展;个性的凸现2、30年代文学从文学形态可以分为哪两部分?左翼文学和后五四文学第二节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述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三、左翼文学思潮与论争四、左翼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知识链接:“普罗”,是“普罗列塔利亚特”是英文Proletariat的音译,意为“无产阶级”,也有人写作“普洛”、“蒲鲁”等。普罗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当时反对者诬之为“破锣文学”。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一)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原因和背景(1)国际背景:苏联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文学

2、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红色的30年”。(2)国内背景:中国共产党走向了历史的前台。因此,她不仅需要在政治上、军事上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在文化或文学上也必然要提出自己的主张来为其服务。(3)文学背景: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192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哲学系的师生组织一个社团,出版《评论之评论》。费觉天1921年7月给郑振铎写信,认为能使革命成功的不是社会运动家而是革命的文学家,希望郑振铎等研究文学的人注意这个问题。郑振铎写了“文学与革命”,发表在《文学旬刊》上,支持费觉天的观点。他说“现在所

3、有的不是鸳鸯蝴蝶派变相的小说家诗家,就是空谈爱自然的作者”“最高等的不过是家庭黑暗婚姻痛苦,学校生活,与纯粹母爱的描写者”,而“叙述旧的黑暗,如士兵之残杀,牢狱之残状,工人农人之痛苦,乡绅之横暴等情形的作品绝无仅有”,提出“把现在中国青年的革命之火燃着,正是现在的中国文学家最重要最伟大的责任”倡导最力的是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太阳社的成立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蒋光慈钱杏村孟超杨屯人等后入成员:洪灵菲戴平万祝秀侠刘一梦等文学主张:表现反抗精神、表现社会的黑暗与罪恶文学刊物:太阳月刊,1928年1月1日—1928年7月1日,春野书店时代文艺,1928年10月1日,仅出1期,春野书

4、店海风周报,1929年1月1日——1929年5月,17期泰东书局新流月报,1929年3月1日——1929年12月15日,4期现代书局创造社后期的文学转向1927年底,冯乃超、李初梨、朱镜我、彭康等人归国,以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革新创造社,实现创造社的文学转向,把革命文学推向新阶段,即无产阶级文学阶段。创办刊物:创造月刊,1928年2月1日—1929年1月文化批判,1928年1月15日—5月,出5期思想月刊,1928年8月15日—12月,出5期流沙,1928年3月15日—5月30日,出6期1928年2月《创造月刊》第九期上发表了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表明了创造社转变方向的

5、态度,也正式提出:“我们今后的文学运动应该进一步的前进,前进一步,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三)革命文学论争双方: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鲁迅、茅盾过程: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鲁迅发表《“醉眼”中的朦胧》,茅盾发表《从牯岭到东京》反击;主要影响:革命文学论争持续一年多的时间,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等缺点。积极作用:引起了文艺界广泛的注意,从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提高了双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了左翼文学主潮的形成。“左联”的成立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一)“左联”的成立1、缘起: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的妥协2、纲领:行动纲领和理论纲领3、鲁迅的观点: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作的

6、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左联理论纲领的缺陷(二)“左联”的活动1、左联前期:成立到1931年6月瞿秋白参与“左联”领导工作前,为“左联”前期。第一、成功的召开了“左联”成立大会。第二、积极创办机关刊物及外围刊物,开展了对一些重大文学理论问题的研究。第三、对国民党反动派摧残左翼文学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作了不屈反抗。(二)“左联”的活动2、左联后期:从1931年瞿秋白参与“左联”的领导工作到1936年“左联”自动解散。首先,在文学战线上继续同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展开英勇斗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其次,由于坚持以文学活动为中心,后期“左联”在发展和巩固刊物、培

7、养作家、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扩大战线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外,“左联”还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批评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三、左翼文学思潮与论争(一)左翼文学思潮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宣传第一,译介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拉法格等马克思主义者们的著作。第二,对苏联文艺理论和创作的翻译。冯雪峰和鲁迅曾分别译过苏联的文艺政策。另外,许多苏联文学名著也纷纷被译成中文,如高尔基的《母亲》《我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