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

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

ID:22006139

大小:50.2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_第1页
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_第2页
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_第3页
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_第4页
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卢页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CTA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在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诊断中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95例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同期52例诊断为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周内行64层螺旋CTA扫描。结果实验组95例患者中存在斑块者81例,斑块检出率为85.3%,高于对照组36.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颈动脉狭窄和斑块的检出率,混合斑块和软斑块的总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检查方法CTA检查,使用SIEMENSSensation

2、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患者采取仰卧位,自主动脉弓顶起,由足侧向头侧扫描至颅顶。管电压120kV,电流110mAs,层厚5mm,矩阵512X512,螺距1.2mm,原始数据重建为0.6cm层厚。经外周静脉注入110ml优维显(370mgl/ml),注射速度:4〜5ml/s,50ml生理盐水冲洗。所有重建数据传至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操作,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显示(VR)技术进行重组以及轴位像扩大测量血管直径,并计算其狭窄率,同时分析各段颅颈动脉存在的斑块类型及其分布情况。1.3颅颈动脉斑块类型的判

3、断根据斑块密度将斑块分为以下类型:软斑块,斑块为低密度均质;钙化斑块,斑块为高密度均质;混合斑块,斑块密度不均,软斑块及钙化斑块混杂。1.4血管狭窄判断标准参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组[4](NASCET)的标准,将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各项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显示颅颈部大血管(如颈部动脉及椎基底动

4、脉)管腔内的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对狭窄程度的测量较少受到輯化斑块的影响。但在频内动脉仅能清晰显示輯化斑块,不能确定非钙化斑块。如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大脑动脉中仅发现8处大脑中动脉的钙化斑块。颅内动脉的钙化斑块可在薄层MIP的重建影像中较准确的显示出来,它能够间接的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但是颅内动脉的非钙化斑块特别是软斑块不能在CTA重建图像中得到清晰的显示。原因可能是颈部动脉血管直径较大,动脉壁较厚,周围有软组织衬托,因此可以显示软斑块的界限,而颅内动脉的直径明显小于颈内动脉颅外段,造成动脉狭窄的斑块体积也较小,当出现动脉硬化时,

5、动脉壁变薄,而且颅内动脉处于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周围无软组织衬托,因此这些密度较低、体积较小的斑块与周围组织对比差的情况下难以显示,目前的64层螺旋CTA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还不足以清晰地显示颅内大动脉的软斑块;当颅内狭窄的动脉段伴有严重钙化斑块时,可能影响狭窄程度测量的准确性,高估动脉狭窄程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诊断血管狭窄的金标准,但它有明显的劣势。与DSA对比,多层螺旋CTA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①安全性好,几乎无创伤,不会造成严重不适反应,一般不诱发卢页内出血,较DSA安全;检查时间短,这对于急性病症的患

6、者很重要;64层螺旋CTA扫描速度快,一次扫描可显示双侧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结构,不需要多次打药和扫描;②成像范围广:可完成颅颈部血管联合显示,像清晰,病变定位准确,可显示颅颈血管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和脑血管与颅骨位置关系,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而DSA检查需多次造影、分段显示和缺乏整体感;③显示斑块信息:可判断血管内外的情况,显示动脉狭窄的原对斑块情况进行分析;而DSA无法显示血管壁及腔外病变的情况;④费用低,适用广;而DSA检查价格昂贵,增加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随着CT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

7、脉狭窄和斑块方多层螺旋CTA将在临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WongKS,HuangYN,GaoS,etal.IntracranialstenosisinChinesepatientswithacutestroke.Neurology,1998,50(3):812-813.[2]李宏,余卫平,江华良,等.多层螺旋CT颈内动脉和脑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上海医学影像,2005,14(2):153-154,162.[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

8、-381.[4]NorthAmerican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Collaborators.Beneficialeffectofcarotidendarterectomyinsymptomaticpatien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