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ID:22136154

大小:60.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7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_第1页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_第2页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_第3页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_第4页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摘要]生命教育是包含价值教育、人文教育、个性教育、和谐教育、死亡教育等多种教育的综合体,具有工具性、整体性、智慧性、成长性、关爱性、意义性。人文教育,让生命根植沃土;个性教育,让生命彰显能量;和谐教育,让生命敢于担当;价值教育,让生命成就梦想。高中德育应针对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寻有效的滋养生命的方法,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关键词]生命教育;滋养;人文;个性;和谐;价值2010年7月,教育部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将生命教育作为一项重大课题来实施。由此可见,在当前的中学德育工作中,围绕生

2、命教育探寻有效的滋养生命的方法并常抓不懈显得尤为迫切。一、生命教育对德育工作的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包含价值教育、人文教育、个性教育、和谐教育、死亡教育等多种教育的综合体,具有工具性、整体性、智慧性、成长性、关爱性、意义性。从理论层面上,河南大学教科院王北生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应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真正尊重学生的生命活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指出在课堂上贯彻生命教育的理念就是尊重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这应是教育目的追求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在课堂上能够进一步激发生命的潜质,从而更好地提升生命的品质等等。从实践层面看,生命

3、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生命教育与学生的口常生活息息相关,坚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入手,在各学科知识上融入生命教育,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思考的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在各类德育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二、德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的内容已形成普遍共识,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彰显生命价值。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生命教育应当侧重培养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1.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指对

4、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学生们的生命发展严重被“分数”束缚,显得苍白、干瘪、毫无生气。在高中语文、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中,蕴含着大量的浸润生命、滋养生命的人文养分,是生命成长的沃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有效渗透,唤醒并滋养学生的生命,从而,让学生能够提升人性境界、培养生活品味、丰富生命成长的经验、理解生命的社会价值。除了课堂学科渗透教育之外,人文精神的养成还有多种渠道,包括阅读、校园文化的熏陶、社会综合实践体验等等。人文教育,不仅使学生人性境界得到提升

5、,也能使学生更加理解并重视生命的意义,并愉快地将个人生命融入社会发展,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1.个性教育个性是指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人的生命发展活动中,任何计划的实施、目标的达成,其行为均受着个性的影响,所以,在使学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德。基于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除了“三观”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之外,高中德育应强化如下三方面的教育,促成高中生个性的发展:第一,磨难教育。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家庭教育的滞后、享乐主义的膨胀等等因素,导致学生畸形早熟、养尊处优等

6、棘手问题,使他们缺乏磨难体验,缺少挫折教育,以至于不肯吃苦、缺乏斗志和毅力。第二,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高中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离开了这个环节,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读好书活动建设、学生会自管组织建设、班级学生干部自管队伍建设、学生各类社团组织建设等等,无疑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学校德育理应把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作为重要抓手,为学生搭建施展和锻炼的舞台,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与否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个性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唯有心理健康,才能直面困惑,才能懂得

7、用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和调整,才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才能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进而不断地彰显生命正能量。无论是课程渗透还是德育活动,都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通过专题教育、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体验,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反思和养成,从而不断地聚集涵养、理性、方法和经验。高中生正处于性成熟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面广量大,伹有一点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高中生性生理与性心理、性伦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应侧重对他们进行性责任感、异性交往、爱情观、贞操观和自我保护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