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

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

ID:31003439

大小:61.6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_第1页
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_第2页
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_第3页
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_第4页
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寻找滋养生命的教育父母皆数学老师,成绩优异本不想当教师的她,囿于家庭,走上从教之路,却做得职业成就感、幸福感倍生。是遗传,是熏染,还是不懈的追求与努力?彭娅身上,凝结着一个女儿、母亲、教师的坚韧、灵动与责任,那份深沉的大爱,那份超出常人的拼搏和探索。编者按教育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彭娅看來,教育是灵动,是阳光,是人成长屮最不可或缺的滋养。1996年,彭娅从重庆来到广州,经过2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成?L为如今的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首批小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广州市仅有的两名教授级小学教师之一。作为从一线

2、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校长,彭娅对于教学和学校办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不管是以“生命数学”为核心的“智慧课堂”,还是以“灵动教育”为核心的“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基本思路都是遵从生命的自然样态和教育的本真状态,以牛命激扬牛命,用灵魂滋养灵魂。一、“生命数学”:情知互动,培养完整的人课堂是学校教育生发的主要场所,彭娅长期扎根一线教学,深知课堂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她所倡导的以“生命数学”为核心的“智慧课堂”,经过多年实践与反思已非常成熟,而其最初的酝酿,则在初到广州Z时。彭娅回忆,1996年来到广州,当时流

3、行的教学方法是讲解加重复做题训练,一些教师拿着前几年的单元练习卷去复印,每个单元学生至少要做完两三套练习卷后才检测,特别到了期末,学生几乎天天都要做语数英三套练习卷,真可谓“时间加汗水”式的教学。这种教学现状引发了她的思考:靠不断重复做卷子训练的方式,虽然可以迅速提升考试成绩,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头脑僵化,失去求知热情。彭娅一直信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中的一句话:“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她看来,学校教育如果只传授给学生一堆现成的知识

4、和应试技巧,而不能滋养学生的心灵成长,那意味着教育的异化。作为数学教师,彭娅发现上述现象在部分数学课堂上尤其突出。一些数学教师受限于口己的视野,认为数学课堂只需培养学生的逻辑与运算能力,情感体验则是语文等文科的事情。如此,数学被简化成了冷冰冰的知识技能,让学生槊而生畏。在彭娅看来,这些教师都忘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即数学Z美: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体操,始终鲜活而极富魅力、灵动而极富生机。彭娅对数学的理解饱含诗性,在她眼里,数学的美与灵性无处不在,诸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和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和对称性;数学

5、思维的和谐性和深刻性等等。而贯穿其中的严谨性和创造性则使数学与生命的和谐共鸣更显自然。因此,数学教育的生命在于对人的关注,在于以美启真。几经思考,彭娅开始倡导“生命数学”,打造“智慧课堂”和“生命课堂”,把数学的教与学看作是与学生共同追求真与美的生命感悟。她在教学中不断利用教学内容唤起学牛美的意识,逐步使学牛形成数学美的观念;不断地揭示数学美的内涵,启发学生理解数学思辨的真和美,使学生感悟数学智慧的奥妙。她精心设计、幽默引导,尽力使每一节课充满生命活力和灵性的机敏;注重用独特的语言去阐述数学,给学生以美的

6、享受;真诚乐观地给每个学生以鼓励性评价:赞扬他们追求真与美的精神,为课堂上每个学生所闪耀的智慧光芒而喝彩同乐,师生共同陶醉于数学推理的美景Z中。事实证明,彭娅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的“生命数学”课堂达成了师牛、生生之间情感上、思想上的互动,思维上、知识上的互补,课堂教学效率极高,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岀了“完整的人”。南京市天止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王九红博士听过彭娅的课Z后,曾写了一首诗来表达对彭娅课堂教学艺术的赞赏:“教材理解,高屋建令瓦;轻重缓

7、急,恰到好处;脉络清楚,收放自如;学生自主,效果显著;行云流水,灵动平实;美不胜收,艺术享受!”二、“阳光教育”:尊重生命,塑造阳光健全人格从教二十几年,彭娅对中国教育有许多独到的观察与反思。2011年,她走上广州市越秀区IH部前小学校长岗位,终于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办学,探索教育改革的合理路径。经过3年实践,她所倡导的“灵动教育”初见成效。2014隹,彭娅调往小北路小学担任校长,此时她的办学理念愈益成熟,这就是以“灵动教育”为核心的“阳光教育”。彭娅的教育思想得益于“以医道治教”。她的先生是医生,一次两人通

8、电话,他情绪低落地说:“真可惜,一个年轻的牛命就这样走了。尽管我熬了一个通宵,终究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刚出生的孩子没了妈妈,我的心情非常难过。”这深深地触动了彭娅,促她自省:医生要医治病人身上无论严重与否的疾病,让每一个生命都拥有健康,竭尽全力挽救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生命;作为老师,我们每天血对性格不同、能力水平迥异的孩子,我们会因为没能引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倍加自责吗?彭娅进而反思,孩子灵动的生命是自主的、自由的、创造的,因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