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

ID:22295900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8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_第1页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_第2页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_第3页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临床效果初评王国杰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300【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和新辅组化疗合并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7月收治的EP方案3个周期诱导化疗后有效的70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划分同步放化疗组和手术组.同步放化疗组接着间隔3周同步放化疗2个周期,每周放疗5次,化疗方案为TC方案,放疗为三位适形放疗DT53〜75Gy/2(5~3(5f(中位DT63Gy),放疗后延续先前TC方案2周期

2、.手术组诱导化疗3周期后行根治性肺癌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同步放化疗组完全缓解率为14.29%,总有效率为77.14%,手术组完全缓解率为34.29总有效率为82.86%,无统计学差异;同步放化疗组部分缓解率为62.86%,手术组部分缓解率为28.57%,有统计学差异.同步放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57%,手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29%有统计学差异.同步放化疗组一年生存率为42.86%,手术组一年生存率为34.29%,同步放化疗组稍高于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同步放化疗加巩固化疗和新辅组化疗合并手术

3、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临床效果相当,但前者能够避免手术带来的二次伤害及应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可靠有效,值得临床上大力推行.【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74—01随着大气污染加重、吸烟人群增加等因素,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肺癌患者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1/4进展为局部晚期[1].目前对于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治疗方法括同步放化疗和化疗[2].已有研宄表明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面同步放

4、化疗优于单纯化疗及序贯放化疗,木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同步放化疗组和手术组近期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一年生存率,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法,系统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以便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EP方案3个周期诱导化疗有效的70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III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和手术组,每组35例,两组治疗前均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CT确定影像学分期,病理活检确定肿瘤类型,治疗后监

5、测可能并发症,常规行相应检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KPS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EP方案诱导化疗:第1〜3d,以100mg/m2依托泊苷,25mg/m2顺钿,ivgtt,间隔3周,共三个周期.1.2冋步放化疗组诱导化疗后冋步放化疗组间隔3周冋步放化疗2个周期,化疗方案为TC方案:第1d,135mg/m2紫杉醇,ivgtt;第2d,卡铂AUC=5>gtt.同吋每周放疗5次,放疗为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后延续先前TC方案2周肌放疗:三维适形放疗,总的剂量为DT53-75Gy/26~3

6、6f(中位DT63Gy),加速器为6MV西门子直线加速器,病人平躺,先行体膜固定,再扫描增强CT,接下来由相应放射科、肿瘤科及呼吸科医师勾画靶区.CT肿瘤区包括1原发病灶;2)纵隔lcm以上的淋巴结及有病理支持的淋巴结;3)靴区则在肿瘤区外放6~8mm;4)通常心脏受量V40小于等于30%,脊髓的受量小于等于40Gy,食管受量V50小于等于50%,双肺受量V20小于等于30%.1.3手术组诱导化疗EP方案(第1〜3d,以100mg/m2依托泊苷,25mg/m2顺钿,ivgtt,间隔3周,共三个周期).3周期后行根治

7、性肺癌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行左上叶切除5例,左下叶切除9例,左全叶切除4例,右上叶切除2例,右下叶切除15例;术后行两个周期TC方案化疗.术中电刀常规逐层分离各层结构,结扎血管、拉开肌肉,发现病变区域肿瘤体积减小、肿瘤分期减低,切除相应病变肺叶结构,对于残余支气管断端予以肌肉软组织覆盖包裹,检查各区淋巴侵犯情况,切下病变组织常规做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追病检结果,手术完毕后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胸腔,术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出血约300ml,手术失败率为百分之零.拔除胸腔引流管应在术后第五〜八天,引流液做培养,

8、有感染的情况选用碳酸氢钠溶液及有效抗生素冲洗,如果患者无发热等感染表现,夹闭引流管1〜2天后拔管.1.4观察指标:临床近期效果:完全缓解(CR,持续四周以上肿瘤完全消失或影像学手段无法检测出来)、部分缓解(PR,—半以上的肿瘤缩减)、稳定(NC,肿瘤体积增大小于一半或减小小于四分之一)、进展(PDJ仲瘤增大四分之一以上或新发肿瘤)和总有效率(CR+PR);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