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

ID:22342088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_第1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_第2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_第3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_第4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契丹各部的统一及契丹国的建立,“蕃汉分治”制度;澶渊之盟;西夏的建立,西夏的政治制度;宋夏和议。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契丹、党项民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通过宋辽、宋夏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双方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通过学习宋辽、宋夏战争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民族之间战争性质的能力。2.通过分析、对比宋辽、宋夏和战的内容,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

2、力。重点、难点宋辽、宋夏的和战及评价。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投影仪。教学要点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1.契丹的兴起2.契丹国的建立3.“蕃汉分治”制度7二、宋辽的和战1.宋对辽用兵2.澶渊之盟三、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战1.西夏的建立2.西夏的政治制度3.宋夏的和战教学思路本节课有两大内容:一是契丹族的兴起、发展以及与北宋的关系;二是党项族的兴起、发展以及与北宋的关系。民族关系内容对学生来讲,是难以理解的一部分知识,但这也是必须掌握而且必须掌握好的一部分。初中阶段已经对这一部分学习过。鉴于这两方面的实际,课堂上可采取学生阅读、讨论和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的教法,这样能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有矛盾斗争,更有和睦相处。在多民族发展历史上,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兴旺发达以及和平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北宋并立的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由此导入新课。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一目悬挂《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教师要强调北宋并不像汉唐一样是完全统一的王朝。当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与北宋同时,存在着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要求学生

4、掌握契丹族、党项族所处的地理方位。请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师提出问题:1.契丹族是怎样兴起的?2.契丹国政权是怎样建立的?7在学生回答问题1的基础上,教师要强调契丹的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唐朝以来,契丹和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唐末,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出长城,契丹贵族也乘机南下俘掠人口,因此契丹境内汉人越来越多。这些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于第2个问题,要求学生答出政权建立的条件:①各部统一;②提倡农业;③接受封建文化。回答出建立的时间(916年)、人物(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并认识少数民族发展的共同特点,即政权建立后,逐渐接受中原先

5、进文化,从而加快本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在契丹发展和政权建立整个过程中,耶律阿保机是核心人物。所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这一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评价依据:统一契丹各部、接受汉族封建先进文化、建立政权等方面。结论:耶律阿保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在契丹族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启示:中华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少数民族领袖人物同样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值得肯定。这样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形成正确的认识,克服大汉族主义倾向,形成“大中华”的概念。出示材料:“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阅读

6、本目最后两段。提问:辽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蕃汉分治”的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在辽广阔的统治区内,大体可分为以农业为主的汉人、渤海人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契丹等族人民。为了适应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政府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南面官照“汉制”(唐朝的制度)统治汉人及渤海人,杂用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契丹贵族;北面官以“国制”(辽朝的制度)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机构比较简单,是根据契丹部落的传统建立起来的,一律任用契丹贵族。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因俗而治”,是一种民族统治。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

7、一种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二、“宋辽的和战”一目1.宋对辽用兵请同学们阅读本目教材第一段,思考并回答:宋对辽用兵的目的是什么?经过怎样?结果如何?7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明宋军两次征辽均以失败而告结束。之后宋由积极进攻转为消极防御,即“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和镇压,这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的腐朽和虚弱。2.澶渊之盟教师:1004年,契丹军队大举南下。因北宋政府没有统一的部署和指挥,各城孤军奋战,于是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