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ID:37550242

大小:767.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5-12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_第1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_第2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_第3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_第4页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多少同学看过《天龙八部》?作者是谁?《天龙八部》的故事背景是我国的哪个朝代?金庸和《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中的三个男主角,也就是结义为兄弟的萧峰、虚竹和段誉,与我们学习的北宋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节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北宋并不是我国完全统一的王朝。当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还并立着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各政权间民族战争曾一度频繁,但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少数民族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是这个时期一个重要的阶段特征。一、契丹的兴起和建国1、契丹的兴起2、契丹政权的建立10世纪初耶律阿

2、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耶律德光得到幽云十六州契丹改国号为辽3、“蕃汉分治”制度加速了契丹社会的进步(唐朝末年)二、宋辽的和战1、宋辽战争①宋对辽用兵(目的、过程、结果)2、澶渊之盟背景、内容评价消极影响:北宋接受屈辱条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危机积极影响: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②辽对宋的战争澶渊之盟是在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平衡的情况下互相妥协的产物。三、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战1、西夏的建立党项族的起源和社会生活西夏政权的建立2、西夏的政治制度3、宋夏的和战思考:辽和西夏都积极学习汉

3、文化,说明了什么?马克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较高文明所征服”宋夏战争:原因、结果夏宋议和(1044年):内容、评价——封建化政策讨论: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2、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3、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封建统治阶级为争夺生存空间、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巩固统治进行的战争。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也保证并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宋初强化中央集权尤

4、其是集中军权的弊端: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为收复幽云十六州与辽作战失利后确立“守内虚外”的政策;契丹、党项族的骑兵轻捷灵活,作战能力强。且政权建立之初士气往往很高。4、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怎样?5、辽和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何相同之处?它们与唐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6、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讨论:本课结束,再见!契丹、党项封建化进程的相同点(1)社会进程相同。兴起之初社会形态都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过着游牧生活。(2)封建化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受到汉族地区先进农耕文化的影响。(3)采取的措

5、施相同。都建立政权,仿效中原王朝建立各项制度,仿照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4)政治制度的特点相同。都采取“蕃汉分治”的办法来分别管理不同民族地区。(5)和宋朝的关系相同。都曾和宋朝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后又都与宋朝议和,接受宋的“岁币”,议和后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友好局面。彼此间官方和民间经济文化往来频繁,进一步推动封建化进程。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主要活动地区是辽河一带(今西拉木伦河),生活方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渔猎。唐朝末年,契丹人与汉族农民杂居,逐渐学会了汉族的生活方式,部分人开始了农耕生活。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族各部,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建立契丹政

6、权,并积极扩张势力。他是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不仅促进了契丹民族的发展,也促进了契丹封建化进程和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唐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大致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不但使契丹国的疆域大大扩展,而且统治区内增加了具有封建传统的广大农耕土地和众多农业人口,进一步加速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史料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方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

7、宜亦。——《辽史·百官志》“蕃汉分治”制度:1、实行“蕃汉分治”的原因:在辽统治的广大地区,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为适应这种不同情况,辽朝实行“蕃汉分治”制度。2、特点:“因俗而治”,是一种民族分治制度3、实质:仍然是阶级统治制度及至南城,契丹兵方盛,众请驻跸以觇军势。准固请曰:“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慑,非所以取威决胜也。且王超领劲兵屯中山以扼其亢,李继隆、石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