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

《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

ID:22362321

大小:81.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0-28

《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_第1页
《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_第2页
《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_第3页
《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_第4页
《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戴礼记·易本命》象数发微摘要:本文通过对《大戴礼记·易本命》中一段资料的分析,认为这段资料的言论被置于“易”的境域中,论说者是从易道的高度阐发万物性命之理的,其论说本于古易象数,采用了“义理本于象数”、即“观象系辞”的阐述方式。由此,本文对《易传》“观象系辞”和古籍中“义理本于象数”的学术理路和阐述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哲学思考,从“象”的本质入手,给出了其必然理由。关键词:大戴礼记;象数Image-numberconnotationsimplicatedinTheRecordsofRites·OriginalDestinyonYibyDAIDeAbstract:T

2、hroughanalyzingapartofmaterialsfromTheRecordsofRites·OriginalDestinyonYibyDAIDe,thispaperholdsthat,ifthesematerialsareexaminedfromtheperspectiveofYi,theexplicatoryriadcreatures.Histheorybasedontheimage-numbersystemoftheancientYi,anddepartedfromthemodeofmoralprinciplesbasesonimagenumberan

3、daffiliatingsandlines)byobservingtheimplicatedimages.Fromthis,thepaperphilosophicallyexaminestherationalityfortheacademicapproachandexplicatingmodeofaffiliatingagesextendedfromYizhuanandmoralprinciplesbeingbasedonimage-numberelucidatedinancientbooks,andgivesaninevitablereasonforitfromthe

4、intrinsicqualityofimage.Keyage-number《大戴礼记·易本命》中有一段资料,兹录如下:子曰:夫易之生人、鸟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行,而莫知其情,唯达道德者,能原本之矣。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主音,音主猨,故猨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为律,律主禽鹿,故禽鹿六月而生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

5、一十八,八主风,风为虫,故虫八月化也。[1]这段话也见于《淮南子·墬形训》[2]和《孔子家语·执辔》[3],三处意思几乎完全相同,而用词稍异。《大戴礼记·易本命》认为这段资料为孔子所讲(子曰),《孔子家语·执辔》认为是子夏所言,作“子夏问于孔子曰”。“一主日,日数十”之间,《淮南子·墬形训》有“日主人”句。“八九七十二,偶以承奇”之间,《淮南子·墬形训》有“二主偶”句。《淮南子·墬形训》豕作“彘”,禽鹿作“麋鹿”,《孔子家语·执辔》作“鹿”。这段资料,涉及到“数”的“一”至“九”,“天文”“地理”的“日”、“月”、“斗”、“时(四时)”、“音”、“律”、“星”、“风”

6、,以及“人”和“虫”物(古以“虫”指动物)的“马”、“狗”、“豕”、“猨”、“鹿”、“虎”、“虫”(指具体的“虫”之一类)等,是讲了一套性命学说(详见下)的内容。我们注意到,这段资料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晰,很有条理,又很完整,是一套学术性很强的东西。我们感兴趣的是,这段资料是如何建立的?它有怎样的学术理路?其阐述方式有何特点?其根据何在?令人遗憾的是,北周卢辩、清王聘珍等人对这段资料的注解,虽有一些启发意义,但都不能使我们清晰地明了这一切。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深入探讨。下面即为笔者对此问题的初探,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易”的境域首先,我们对这段资料的论说

7、境域作一考察。这段资料的篇名为《易本命》。何谓“本命”?“命”古人又称“道”,《诗经·维天之命》云:“维天之命”,郑笺:“命,犹道也。”《广雅·释诂三》:“命,道也。”“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本原、究竟义,因此,“本命”指根本之道。“命”又指事物的“性命”,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中“命”表示事物的形上终极根据,“性”表示事物的最普遍本性,事物的生死、运化及其度数都是由其“性命”所决定的,这就是古代的性命学说。《大戴礼记》中有《本命》篇,阐述了“本命”的性命之道,其曰:“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化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