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ID:23138845

大小:12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4

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_第1页
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_第2页
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_第3页
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_第4页
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回眸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这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与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基本相适应,但二战后,该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致力于改革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一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扶植农业发展的措施,改变了苏联农业停滞不前的状况,但后来他在农业改革中推行盲目垦荒和“玉米运动”,又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赫鲁晓夫在工业改革中把企业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并对政体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

2、的探索。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改革最终失败。继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加强经济杠杆作用,贯彻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他的改革,使苏联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在农业领域,勃列日涅夫也推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但苏联农业落后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他的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对外又推行

3、扩张政策,使苏联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其改革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大,转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中,他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结果导致苏联思想混乱、经济滑坡,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随之“独联体”成立,苏联解体。苏联的解体有各方面原因,给社会主义国家以深刻的教训。●合作讨论发现问题1.阅读下列材料:早在两年前,即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就已投过

4、一颗震动共产党世界的炸弹。……他当时不时流泪,将这位前独裁者描述为“有点病态疑心、极不信任他人的家伙”,认为他应该对官方屠杀“数千名诚实、无辜的共产党人”的做法负责。——《世界通史》讨论:(1)材料中赫鲁晓夫“投过一颗震动共产党世界的炸弹”是指什么?该事件的影响如何?(2)材料中提到的所谓“前独裁者”指谁?“官方屠杀”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赫鲁晓夫为改革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你如何看待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3.勃列日涅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4.你如何理解戈尔巴

5、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该理论在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有哪些实践体现?影响如何?5.“八一九”事件是怎么一回事?6.苏联解体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怎样的启示?7.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相继建立,并开始向社会主义迈进,社会主义运动迎来了全盛时期。社会主义由一国走向多国,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但就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各国却普遍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你认为造成社会主义国家曲折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对比中、苏两国改革,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8

6、.阅读下列材料: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惶

7、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有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讨论:(1)以史实说明“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2)以中国发展为例说明“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开启思维1.我的思路:(1)“炸弹”是指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影响: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破除了领袖人物的“神化”,摆脱了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

8、的束缚,起到了解放思想、促进改革的作用;为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活动、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及政治经济改革做了思想准备。但是赫鲁晓夫不是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没有认真总结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根源和应吸收的教训,而是全盘否定和极端丑化斯大林,从而造成了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革命历史的严重后果。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借此掀起了反共高潮。在一些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引起了信仰危机,一度造成了东欧政局的动荡。(2)“前独裁者”是指斯大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