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ID:45095790

大小:1.9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9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问题思考】议一议 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造成了什么后果?  读一读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想一想 二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苏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辨一辨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

2、的失败.考点一 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1.赫鲁晓夫上台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问题?  2.为解决农业问题赫鲁晓夫做了怎样的努力?精讲 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3.有的学者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结合图一对上述评价进行合理解释。图一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

3、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 4.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苏联GDP增长率大幅提高,结合图二分析其对策是什么?图二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   平均增长率对比图 5.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精讲 改革背景目的内容结果失败原因赫鲁晓夫改革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侧重于农业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即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只是对其进行小修小补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重工业考点二 戈尔巴乔夫改革1.结合下表及图三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临怎样的国内政

4、局?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年份1981~19851986~198819891990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图三 食品缺乏,居民排队购买 2.为此,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有什么举措?  3.再结合上述表格及图三说明,到1990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成效如何?为此,其又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4.图四为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件大事。图四 克里姆林宫升起俄罗斯国旗图四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关系? 5.(关注新史观)从东西文明差异的视角理解苏联改革在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文明并不是一种最健康、最完善、最积极、最

5、有效的文明类型。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应积极探索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道路。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后,开始实行了私有制,1990年10月18日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稳定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非垄断化”、“非国有化”及“私有化”的方针。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不包括(  )A.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B.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C.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D.不能改变改革的方向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

6、训。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对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借鉴,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7、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3.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 单位:%年份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1951~195510.811.313.11956~19609.19.010.41961~19658.56.68.6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4.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几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