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

ID:41835993

大小:27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3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_第1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_第2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_第3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_第4页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届历史一轮教学案专题十四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齟考点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炬基础点重难点〕基础点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2)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3)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迷信。2.内容(1)农业方面: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置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蚩卷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2)工业方面:将部分中央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部分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思维导图赫鲁晓夫改革无法突破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3)注重发展重工业。2.结果:苏联的軽实力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措施(1)承认匝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2)政府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3)通过一系列

3、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还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5)—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2.结果: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渲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的解体。CZ特别提醒1.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2.苏联三次改革的侧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

4、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则侧重于政治体制改革。重难点1•苏联三次改革的对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①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②赫鲁晓夫上台并背景巩固了其最高领导地位;③苏共二十大破除①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取得明显效果;②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②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内容了人们对斯大民生活水平下降林的迷信农业(重点):①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②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③大规模垦荒,扩种玉

5、米。工业:①放弃部门管理体制;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工业(重点):①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②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③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④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首先进行经济改革(1985年),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①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②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③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④农庄和营农场实行租赁制。经济领域的改革未出现预期成果,转而进行政治领域的

6、改革续表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是没有突破原有体制;②直接原因是改革脱离苏联的实际,带有很大盲目性①根本原因是没有突破原有体制;②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①经济上,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政治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及苏共的领导①前期取得一些成效,军事实力达到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美国相匹敌的水平;②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后来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突破了旧经济体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导

7、致国内经济持续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各种矛盾激化,最终导致苏联解体2•要语背诵(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1)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侧重于农业,后者侧重于工业;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

8、: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1•思维辨析(1)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最终又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2)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