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优秀教案

逍遥游优秀教案

ID:23250023

大小:10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6

逍遥游优秀教案_第1页
逍遥游优秀教案_第2页
逍遥游优秀教案_第3页
逍遥游优秀教案_第4页
逍遥游优秀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逍遥游优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设计设计人:滕州七中语文组杨列义课题逍遥游授课人杨列义高二备课组课型文言文新授课(高二)教学目标知识点1、积累常用的文言基础知识(常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2、识记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庄子,道家思想);3、背诵前三段;能力点1、通过诵读,理清文章思路,领悟作品主旨;2、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教育点1、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学会怀疑、学会思辨的能力;重难点1、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和“逍遥游”的绝对自由精神;2

2、、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授课方法(一)小组自主、合作(二)教师点拨(三)师生讨论分析授课时数4课时(1课时预习,3课时新授)16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本中的音义问题;预习程序:首先,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章的生僻字音问题,并熟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通译全文,将遇到的文言问题圈画出来;再次,将个人遇到的问题提交到小组,分组解决;最后,如果有组内未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课堂师生共同解决。2、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基本思路。在解决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和作者的基本思路。(学生虽然

3、进入高二,但是我校绝大部分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依然非常薄弱:文章读不成句,断句不准,文意的理解更是无从谈起。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时刻培养和强化,课下没有预习课文的意识和习惯。所以,针对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一课时的预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看似占用了一节课的课时,实质上是一个给学生继续强化学习意识、教给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师:在评价诸子百家的文学成就时,鲁迅先生曾经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由此可见,这位大家的文学成就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高。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好评的大家是谁呢

4、?生(奇):庄子。师:在这之前,我们学习了庄子的一篇文章是?生:《秋水》师:今天,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庄子文章的奇绝魅力吧!学生板书课题:逍遥游(节选)16(让学生板书课题,既能起到锻炼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更有督促其认真书写之意,使他们在课下有意识地去练字。)二、知人论世,了解庄子及其作品思想(作者、作品及作品思想以“自主学习丛书”为主,这样,学生的学习时会将资料和课本完美的结合起来,也避免了资料的闲置。这也说明,没有无用的资料,关键是看如何将资料和课堂和文本合理的应用。)①庄子,名,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时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著名的

5、思想家,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并称为“老庄”。②《庄子》一书现存篇。有7篇,15篇,11篇。是庄子自撰,、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③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和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的主张,追求。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三、检查预习读懂文章的内涵,首先就

6、要弄懂文章的意思,字词始终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和重点,所以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自主学习丛书”上重点字词、特殊文言现象的掌握情况。我们还是以组为单位,分成五组。(各组派一名中心发言人)(一)检查指定预习内容第一组:完成重点字词的注音或写出相应的汉字。(“自主学习丛书”)⑴其yì若垂天之云⑵海运则将xǐ于南冥⑶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⑷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16⑹tiáo与学鸠笑之曰⑺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⑻适百里者,宿chōng粮⑼斥鴳笑之曰第二组: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或异体字的本字。(“自主学习丛书”)(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三飡而反(3)

7、小知不及大知(4)此小大之辩也(5)而征一国者(6)而御六气之辩(7)旬有五日而后反第三组:下列句中加点“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自主学习丛书”)(既要找出错误的一项,还要给出正确的答案,并指出其意义和用法)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它“,指水)第四组: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其名为鹏”的“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自主学习丛书”)(既要指出例句的意义,还要说出选项中的加点词的意思)A.军书十二卷,

8、卷卷有爷名B.莫名其妙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